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上海青浦探索将碳汇计量引入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评估的“青浦样板”
2023年03月17日 18:26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17日电(记者 缪璐)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近日在公益案件中首次引入碳汇修复理念,探索将碳汇计量引入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评估,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青浦样板”。

  2022年初,青浦区检察院接志愿者线索,辖区某公司为改造厂区擅自砍伐租赁厂区内大量树木。本案树木因不属于林业部门登记造册的林木,刑事、行政追责均存在难题。面对违法者责任可能落空的情况,检察机关及时接过这道难题,以民事公益诉讼立案调查,追究违法者的生态损害责任,发挥公益诉讼的独特制度效能。

  检察院通过实地走访、现场勘验、取证询问、激光测距、无人机航拍等,全方位收集固定20余份证据,查实被砍伐树木共计201棵,破坏绿化面积3000余平。办案期间正值植树节,承办检察官以此为契机,送法进企业,督促涉案公司补植树木及草坪,补植面积达6800余平。

  树木具有固碳释氧、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但新种树木要数十年才能恢复此前生态功能,该部分期间功能损失,如何弥补?再行补种,原址已无空间;支付赔偿金,难以达到修复的第一要义。那有没有更好的替代方式?

  办案期间,最高法颁布《关于审理森林资源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肯定了当事人可以以认购林业碳汇方式替代履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本案肆意砍伐行为,降低了树木吸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以认购林业碳汇方式履行修复责任既契合本案特点,又能避免赔偿金的“沉睡”和生态功能损失的“欠账”,更让“绿水青山”通过碳汇交易变成“金山银山”。

  认购碳汇替代生态修复是检察机关履行公益诉讼职能的一种全新尝试和探索,青浦区检察院在办案中率先破局,首次引入碳汇修复理念,探索将碳汇计量引入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评估,将固碳部分生态价值用于碳汇认购。

  经跟进引导,2022年9月,涉案公司向承载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的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申请开户。11月,经交易所确认,涉案公司已认购1.12万元核证的林业碳汇,并已全部核销。

  该案不仅是上海市首次探索碳汇认购生态补偿的公益诉讼案例,更是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在全国范围内确认的首例碳汇认购司法实践案例。

  案件结束,思考还在继续。为打造生态修复的样板区和“零碳司法”的试验田,更好履行环境公益诉讼职能,厚植示范区绿色生态优势。2022年9月,青浦区相关部门在沪苏浙交界处的元荡边共建长三角联合生态修复基地暨“最江南”公益诉讼实践创新基地。

  检察机关及生态环境主管单位在履行环境公益诉讼或生态损害赔偿职责中,针对受损生态环境无法修复或无法完全修复的情形,可以通过磋商、提起诉讼、支持起诉等方式,要求违法者承担替代性修复责任,依法在基地以碳汇造林、补植复绿、增殖放流等方式修复生态环境,落实恢复性司法理念,以法治方式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立足元荡自然禀赋优势,衔接河、荡、林、田、草等水绿空间,长3.1公里,面积约720亩,包含“一室、一站、五片”功能区划,系长三角首个联合生态修复基地青浦片区,也是上海首个公益诉讼实践创新基地。

  根据修复方式,基地设碳汇林片、增殖放流、水中森林、绿化养护、河道清洁五个功能片区和听证磋商、普法宣传两个办案中心,集公益保护、生态修复、警示教育、普法宣传等功能为一体。

  目前,青浦区检察院已就2起案件督促责任主体在基地碳汇造林80余棵,增殖放流208万尾。(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缪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