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上海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如何让数据在“网络高速”上安全行驶
2021年01月27日 17:21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月27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正驶入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快车道,作为重要发展要素的数据,怎么用才更安全?

  “2021年我们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抓住数字化发展先机,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是2021年主要任务之一。”在今年上海两会上,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吴健生建议,在发展数字经济同时,加强数据安全制度建设,包括人工智能伦理和法制及其教育体系建设,针对隐私保护等突出问题强化治理,建立“可信赖人工智能”认证制度,构建“制度+科技”治理机制。处理好发展数字经济和传统行业保护之间的关系,健全数字经济规则,强化平台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处理好数字服务普遍化与数字鸿沟之间的关系,提高老人使用数字化服务的能力,适当保留适合老人的传统服务模式。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为358402亿元,数字经济占中国GDP的36.2%,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7.7%,北京、上海的数字经济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上海人大代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毛祥东指出,数字经济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比如,信息安全问题、平台垄断问题、社会治理问题、个人和企业隐私泄露问题。

  “数字经济快发展,但数据共享技术规范还没有出现;数据使用及保护相关法案还没有出台;数据权责边界、使用规范以及信息保护责任还不清晰;政务数据内网共享平台和跨部门共享使用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的监督检查和安全责任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毛祥东说。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琦也说,在互联网时代,在数字化的今天,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便利高效化的流通和最大化的分析利用成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而数据被泄漏和攻击的维度在数字化时代仍存在一定风险。

  今年上海两会上,张琦带来了《关于上海建设发展数字信任体系的提案》,从加快完善数字信任制度规则、新兴技术在数字信任领域的融合创新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张琦建议,上海应加快完善数字信任制度、规则,统一规划新一代智能化可信身份管理机制和规则,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等“人-机”复杂交互的行业领域,制定用户数字身份和设备数字标识验证,以及数据可信传输流通的地方安全标准规范。

  “其次,加快新兴技术在数字信任领域的融合创新应用。比如融合区块链技术,打造新一代分布式可信身份技术体系;融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打造多维身份关联图谱以及智能风控可信身份识别技术体系等。”张琦还建议围绕政府、医疗健康、金融保险等重要领域打造场景化数字信任解决方案,“如金融保险、融资租赁等领域,建议形成统一的用户身份识别、电子文件签署、数据可信传输、责任溯源等服务。”

  毛祥东则建议,鉴于目前上海数字经济高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较多,为保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出台上海市数字经济安全条例,以规范数字经济行为。他说,应界定数字经济不安全行为。明确界定数字经济不安全行为定义、方式和范围;明确数字经济安全主体职责。各级政府、监督检查部门、企业、团体和个人都是数字安全的参与者和责任方,需要明确各参与方在数字经济安全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明确数字经济行为监督管理。明确数字经济行为的监督、管理,包括日常数字安全行为监控、处置等,以及相关方的法律责任。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