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越剧《家》拉开“越·聚黄金一代”序幕,引发观众“回忆杀”
2021年01月05日 11:25   来源:中新网上海  
越剧《家》 摄影:蕙质

  中新网上海新闻1月5日电(周卓傲)1月4日,刚经历了一场超强寒潮的上海还带着丝丝冬日凉意。夜晚,上海大剧院内外,攒动的人头让气温骤然上升。越剧《家》作为“越·聚黄金一代——越剧名家名剧系列展演”首场演出,在广大越剧爱好者的翘首期待中如约登场。而这场演出,被许多粉丝戏称为“有生之年系列”。

  关于本次“越·聚黄金一代”和越剧《家》,人们提到最多一个词就是“重聚”。而对越剧《家》而言,“重聚”又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这场演出,既是2010年主演赵志刚与陈湜离开上海越剧院以后,相隔11年首次回归出演大戏;也是赵志刚、单仰萍、许杰等“初代”梅表姐、大表哥、三少爷相隔14年后的再度携手。

越剧《家》 摄影:蕙质
越剧《家》 摄影:蕙质

  十余年时光弹指一挥间。虽然这一阵容的《家》暌违舞台多年,但几位主演提来,依旧充满感情。无论是单仰萍还是赵志刚,提及这出戏都表达出相似的情感:这些年,一直想要在舞台上再演《家》,但也没想到,这个“梦想”能在“越·聚黄金一代”成真。

  对于这场演出,主创充满了期待,似乎也“憋”了一股劲,一定要把最完美的舞台呈现奉献给观众。台上演员的状态和彼此间的默契令人惊喜,而经过这些年舞台、人生的沉淀,人物的层次感似乎更甚当年。“两地洞房”的哀婉、“梅林重逢”的怅然、“鸣凤投湖”的凄美,还有“兄弟相争”的交锋与和解,飞雪漫天中的追寻……

越剧《家》 摄影:蕙质
越剧《家》 摄影:蕙质

  伴随着一幕幕经典重现,台下有偷偷拭泪的,也有轻轻随着旋律哼唱的……不少观众看完后激动地说:“真好,看到这场《家》,还是当年第一次看时的激动,仿佛青春又回来了。”

  圆梦的惊喜、重聚的感慨,《家》的演出还带着一份沉重的怀念之情。“可惜——兆芬老师没有能够看到这场演出。”所有接受采访的演员、主创说了同一句话。越剧《家》是已故著名剧作家吴兆芬老师的代表作之一。全剧清新哀婉的风格既是越剧的特色,也是吴兆芬剧作的特点。“洞房悄悄花烛摇,世事如梦梦缥缈”“寂寞也是清淡趣”“为爱付出终不悔”,一段段唯美秀雅的唱词读来令人口齿噙香;而陈姨太劝鸣凤改嫁时的“十八个‘子’”又充满了世俗谐趣。剧本处处,无不体现出编剧的真情与匠心。

  对于原著的理解、对于演员的了解,让吴兆芬笔下的梅芬与觉新,既体现出巴老笔下人物的特性,也带着演员本人的影子。单仰萍说,她最喜欢的舞台人物有两位——一位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另外一位就是《家》中的梅。因为这两个角色“最像自己”。赵志刚说:“有很多人都觉得我是觉新和觉慧的结合体,我自己也这么认为。”这次演出,他们不约而同地说:“想把这次演出献给兆芬老师,希望她的在天之灵能看到。”

  说《家》是近年来越剧现代戏、男女合演最成功的作品之一毫不为过。这出戏不仅得到了巴老女儿李小林女士的高度评价、进入北大百年纪念讲堂演出,主演、主创也凭借该剧获得了众多奖项。而且,从2003年首演到2007年,《家》就演出了50多场,许多唱段在专业、业余演员中传唱。这些,无不证明了《家》的受欢迎程度。

越剧《家》 摄影:蕙质
越剧《家》 摄影:蕙质

  不仅如此,在不到20年时间中。《家》已经传了“三代”。2003年,第一代《家》登上舞台。2012年,上海越剧院推出齐春雷、俞景岚、邓华蔚等主演的青春版《家》;2016年,由上海戏剧学学院戏曲学院本科班毕业生张杨凯男、陆志艳、王玥主演的新生代版《家》首次在观众面前亮相——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版《家》的复排导演,正是此“初代”觉慧的扮演者许杰。代代传承,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家》在越剧男女合演剧目中的重要地位。

  而正因为这种传承关系,此次《家》的演出,不仅吸引了广大越剧爱好者趋之若鹜,也令青年演员兴奋不已。对于年青一代演员而言,过去更多是从音像资料中欣赏、模仿老师的风采。虽然排练场上,老师们对于青年演员的指导从唱腔、形体到内心分析毫无保留,但毕竟和现场看老师的表演还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家》的演出又带有示范的意义。“坐在观众席中看老师的表演,真是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真想把老师的每个动作、每句唱都刻在脑子里。”青年演员这么说。

  继《家》之后,(袁范版)《梁山伯与祝英台》、《甄嬛》(上下本)、(经典版)《红楼梦》也将于1月5日-10日陆续登陆上海大剧院。名家新秀、经典新作,继续在2021年新春到来之际点燃观众的热情。(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周卓傲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