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上海市政协常委张伟滨:新冠疫情下应构建区域性心理健康防护网络
2021年01月25日 18:46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月25日电 (记者 许婧)2020年初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也引发了大量的心理问题。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各相关机构通过多种形式努力为各类人群提供心理援助服务,但远远未满足现实的需求,部分民众的心理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纾解及干预。

  在疫情伊始,国家卫生健康委紧急下达了《新冠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简称),对疫情期间心理援助作出重要部署。正在此间举行的2021年上海两会上,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主任张伟滨说,在该原则的指导下,他对后疫情阶段上海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初步调查,了解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探索疫情后民众心理干预的服务模式及区域性民众心理健康防护网络路径进行初步探索。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民众虽存在轻度创伤体验,但生活未受明显影响,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无明显抑郁、焦虑等问题。对目前的防疫措施较为满意,对疫情防控有信心。

  张伟滨说,疫情期间上海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绝大部分民众未出现明显精神心理问题。但我们看到,此次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居民存在轻度创伤体验,说明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所造成的次生伤害对人的心理及情绪影响极大,需要在疫情早期及时进行心理危机情况的调查及干预,降低心理创伤的发生,防患于未燃。

  事实上,新冠疫情加速和提高了全民大健康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这是2020年最显著的变化之一。丁香医生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1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身体健康”成人生头等大事。报告选取56196个样本,从整体健康现状、各健康维度的期待自评,以及人们的健康行为等方面对2020年的国民健康进行回顾和总结。

  报告提出,“活着”“开心就好”“科学干饭”“手机不睡我不睡”“硬核护肤”“职场欠赞”“云上问诊”“社会性衰老”“不行就跑”“迎难而燃”为十大国民健康关键词。

  当被问及哪些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时,93%的受访者认为“身体健康”排名第一,其次是家庭幸福、心理健康。

  调查显示,74%的人因为疫情改变了生命观,65%的人改变了人生观,其中分别55%和49%的人认为疫情给自己的生命观、人生观带来了正面的影响。经历疫情之后,65%的人对中国的医疗环境信心增强,64%的人对国家科技潜力的信心增强。

  报告还对2020年人们在饮食、运动、护肤、睡眠等方面的健康态度、健康行为等进行了详细呈现,新冠疫情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压力和不便的同时,也对大众进行了一次彻底地健康教育,人们更加注重饮食营养搭配,开始“科学干饭”,面对健康难题尝试“云上问诊”,用“硬核护肤”的方式坦然迎接衰老,在消除心理压力方面也开始主动出击,“不开心就跑”。

  疫情之下,人们的健康态度并未如预期受到完全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而是学会与困难和谐相处,越挫越勇,“迎难而燃”。

  张伟滨建议,为应对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社区-综合医院心理专科医院的心理防护网络,拓展心理卫生服务模式,加强心理卫生服务能力,为民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

  同时,搭建初级心理干预平台,建立心理专科医院会诊-转介机制,将心理问题突出需要进一步干预的民众及时转介至专科医院接受专科治疗。(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