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王超:乳腺癌致病因素尚未清晰 病理检验“精准诊断”助益精准治疗
2022年11月11日 16:26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11日电(汤彦俊)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乳腺癌已成为2020年全球新发病例数排名第一的癌症,每年全球新发病例数226万多人,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数的11.7%,每年死亡病例数68万多人,被称为“女性第一杀手”。

    “单看乳腺癌的数据,我们通常觉得没有那么可怕,例如在前十位癌症死亡人数中排名第五,占所有因癌症死亡病例数的6.9%等,但要注意的是,这些数字是包括了男性和女性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病理科医生王超指出,如果仅以女性作为调查对象,那么乳腺癌仍然是2020年全球女性新发病例数排名第一的癌症,占女性所有癌症新发病例数的24.5%,在女性前十位癌症死亡人数中排名第一,占女性所有因癌症死亡病例数的15.5%,因此可以说,乳腺癌已经超越了肺癌成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的“第一杀手”。

    乳腺癌的发病率如此之高,致病因素究竟是什么?王超认为,诸多教科书通常会指出,乳腺癌发生是多因素导致的,与人体的激素水平、饮食、生育因素、遗传因素、西方化的生活习惯、缺乏运动等众多因素相关,“但其实,相关因素越多就越说明原因是不清楚的。” 

    王超举例说,曾经在宫颈癌的治病因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尤其是HPV 16和18型被发现之前,人们也对导致宫颈癌的因素众说纷纭,如抽烟、喝酒、饮食习惯等等,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科学家豪森发现,90%以上的宫颈癌是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导致的。由此,宫颈癌的防治也取得了长足进步,HPV疫苗的应用经过十五、六年的临床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对宫颈癌防治的革命性意义。

    同样,对乳腺癌而言,目前明确的大约只有5%的病患是与遗传基因相关,如BRCA基因,因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而为大众所知,但事实上,即便是BRCA1/2基因突变的人,其终身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也只有50%左右。换言之,绝大多数乳腺癌是和遗传因素不相关的,健康人群即使检测到一些遗传易感基因,仍然有将近50%的概率不会发生乳腺癌。因此可以说,乳腺癌的致病因素至今仍不明确。

    从病理角度,乳腺癌如何进行精准诊断,又可怎样分类?王超指出,在病理医生的角度,通常是通过显微镜来放大观察病理切片的,病理切片的制作有着一整套成熟、规范的流程,切片中包含的是外科医生对可疑病灶的精准切除、病理医生对标本的细致观察和准确取样、病理技术员的精湛切片和漂亮的染色。在这些众多条件的保障下,病理医生才能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王超介绍,通常最常见到的乳腺癌诊断术语就是原位癌和浸润性癌。其中,原位癌就是增生的癌细胞还是被困在导管内或小叶腺泡内,没有突破基底膜/肌上皮,不管癌细胞在里面如何生长,只要没有突破那一道屏障理论上就不会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因此原位癌的病人经过手术把病灶切干净以后绝大多数预后都非常好。

    那为何就还有少数原位癌病人出现转移的情况?王超解释,最常见的原因是,有的病灶范围非常大,病理医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没有办法做到病灶全部取样,只能代表性取样,在没有取样的地方可能就存在浸润癌病灶没有被发现,导致诊断不足,最后造成治疗不足。还有一个常见原因就是有一些微小的浸润灶由于技术的原因没有在切片上显示出来或因为诊断经验的不足没有发现,也会造成诊断不足,进而治疗不足。

    “一个精准的诊断背后,需要病理医生和技术员付出巨大的耐心和心血,”王超举例说,“曾有病例就诊时仅有腋下5cm肿块,乳腺经钼靶、B超、CT、磁共振等检查候均未发现任何异常,乳腺外科医生给其腋下肿块做了空芯针穿刺活检,我们诊断是转移性乳腺癌,免疫组化显示是HER2阳性型,这份病理报告给外科医生提供的关键信息是:淋巴结里的癌是乳腺转移过来的,而且是HER2阳性型,恶性程度比较高。根据这份报告,外科医生给病人做了乳腺改良根治术。而针对这个乳腺标本,病理医生一共取了260个组织块,最终在一张切片中发现了直径5mm的浸润性癌,找到了淋巴结转移的元凶,最终证实了之前的判断正确,使病人得到正确治疗。”

    而浸润癌是癌细胞无序的生长突破了基底膜/肌上皮屏障,侵犯脂肪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皮肤组织等正常组织器官,在临床上往往表现为肿块,形状不规则、质地硬、边界不清、甚至与胸壁固定、与皮肤粘连甚至发生溃疡、疼痛,有的病人还会出现腋下淋巴结肿大。

    浸润癌通常比较容易诊断,但为什么病理科经常要做免疫组化呢?而且有时候等待最终病理报告的时间会长达两周、一个月甚至更久?

    “最常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有时候病理诊断会非常困难,比如原位癌和浸润性癌的鉴别诊断,这时候病理医生就会借助于一些技术手段来帮助诊断,最常用的就是免疫组化,有时候还需要分子病理检测来帮助对一些罕见肿瘤的确认和排除。二是现在的肿瘤治疗已经到了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的时代。大家可能听说过乳腺癌的分子分型,通常根据ER,PR,HER2,Ki67的不同表达进行一定的组合来区分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区分的目的在于不同分型的乳腺癌对于内分泌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的反应差异巨大,而进行分型的最基本手段就是免疫组化,有时还要借助于分子病理检测,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病人得到最正确的诊断和最合适的治疗。”王超解释说。(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汤彦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