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Z世代”国际学生看上海:爱这里的每个细节
2022年09月29日 13: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愚园路1032弄岐山村,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建于1925-1931年间。 陈衍宏 摄

  中新网上海9月28日电 题:“Z世代”国际学生看上海:爱这里的每个细节

  作者 浦帆

  “我第一次听说钱学森先生是在南京博物馆,我觉得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人,如果用一种鸟类形容,那就是‘鸿鹄’。”来自多哥的同济大学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硕士生亚历山大如是说,他还有个中文名“郑天赐”,取自他母语名字的意思,而他更喜欢被称为“天赐”。刚来上海近两个月时间的郑天赐,也是第一次来到位于愚园路岐山村的钱学森旧居。

  近日,“国际学生看上海”活动中,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的20多名沪上留学生,来自各大洲十多个国家,沿着愚园路、中山公园与长宁段苏州河一带,在不同点位一路采风,倾听上海历史的同时,感受上海善待历史遗存的城市软实力。

  “一条愚园路,半部上海史。”愚园路“红色印迹”宣讲团团长、“全国最美志愿者”霍白向留学生们介绍。愚园路已有100多年历史,不论是在晚清时期、民国年代、汪伪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后,都一直未曾更名。历史上也有众多名人在此常住过、逗留过。愚园路1032弄岐山村111号正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的旧居。1929年到1934年钱学森在上海求学期间就居住于此。

苏州河华政段獬豸园 陈衍宏 摄

  清水砖墙,水泥拉毛是钢窗、木窗和墙面的并兼交融,构成了岐山村建筑群不同质感的视觉冲击。“在上海生活了不少时间,我了解弄堂的存在,但是不了解弄堂背后的历史,以及它的建筑风格和意义。”来自日本的复旦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恒川博洋告诉中新网记者,了解弄堂的历史故事后,有助于从不同角度观察弄堂的建筑风格。恒川博洋是中日混血,已在上海生活8年多时间,不仅中文流利,还会说上海话。虽然他自嘲上海话水平“洋泾浜”,但已完全能用上海话与本地人交流。

  穿过9月刚刚破墙开放的中山公园开放空间,过了已开阔许多的万航渡路,留学生们走上苏州河华政段的健身步道。“有树、有房、有人,很协和,我觉得这里很棒。”如此景色让郑天赐联想到了庄子提出的“天人合一”。总长920米的滨河绿道,留学生们几乎会在每一个景观节点驻足打卡,感受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20多栋百年文保建筑被纳入苏州河沿线景观 陈衍宏 摄

  沿着河岸一路走来,一边是秋日里水波荡漾的苏州河,一边是红砖灰瓦可以亲近的百年历史建筑。印度尼西亚小伙陈衍宏举着单反相机一路拍摄。“这里景色非常优美。”陈衍宏表示,他非常喜欢摄影,也很喜欢采风。虽然来到中国已经8年,但陈衍宏刚来上海1年时间,目前正在复旦大学攻读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学位。

  半天的采风活动仅让这些国际学生们看到了上海的一隅,但却让他们对上海文化以及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陈衍宏表示,非常喜欢上海中西结合的文化、海派建筑,在愚园路岐山村内就可以看到风格迥异的弄堂建筑。“上海是包容性极强的城市,能感受到人们更加开放的思维模式。”

  据了解,陈衍宏主要研究汉语言文字的音韵学,从小受到印尼文化熏陶的他,对汉语言非常感兴趣。“汉语无处不在,文字、语音、语义都活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很有意思的语言现象。”陈衍宏告诉中新网记者,他希望能提升在汉语本体的知识与掌握,外加一些古汉语的知识素养,这样可以更好地为外国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也能为其他国家的人传播真实、良好、完整的中国。

  恒川博洋也同样认为,上海有着“海纳百川”的称号,名不虚传,在上海可以看到各种生活方式,满足了来自五湖四海全世界各国人的需求。“上海作为我的第二个家乡,我非常爱上海的每一个细节。”恒川博洋说。(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