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兴业消费金融发布半年报:助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2022年08月29日 16:28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29日电(记者 缪璐)根据兴业银行近日披露的中报,截至2022年6月末,作为兴业银行的控股子公司,兴业消费金融资产总额637.72亿元,年内新增贷款投放274.41亿元。兴业消费金融29日表示,今年上半年兴业消费金融主动作为,积极应对疫情冲击,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发挥消费金融在支持扩大内需、服务社会民生的重要作用。

  坚守初心,践行普惠稳经济

  量大面广的个体工商户是我国经济韧性和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也是兴业消费金融的重点服务群体。自成立以来,兴业消费金融秉承以人民为中心、以客户为本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作用,通过主动送贷上门提供纯信用、免担保消费信贷服务,并实现1天内快速放款,高效服务传统银行难以覆盖的广大个体工商户和自雇人士。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叠加疫情起伏原因,今年以来不少个体工商户特别是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难免受到影响。兴业消费金融公司党委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工作要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带领公司上下落实集团“四稳四进”策略体系,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金融支持工作。一方面,主动提供费息减免、延期展期等服务,积极帮扶受疫情影响客户。另一方面,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客户贷款投放,充分保障消费支出需求,彰显金融为民担当。

  据统计,公司自成立以来已服务全国各地客户超过1400万户,累计放款突破2100亿元,以实际行动让普惠金融在大街小巷、绿水青山间落地生根。

  主动作为,延伸服务稳民生

  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鼓励和引导银行保险机构针对“难点”“堵点”推进新市民金融服务创新。

  新市民群体在房屋租赁、职业培训、子女教育方面支出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又普遍存在传统增信手段不足、信用信息欠缺,短期收入与消费支出不相匹配,有待金融机构通过产品创新补齐对新市民金融服务的短板。为帮助新市民群体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兴业消费金融迅速制定了服务新市民金融需求的完整行动方案,全力做好新市民的金融服务。公司把握新市民群体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消费需求和资金使用特征,立足“家庭消费贷”“兴才计划”“立业计划”三大产品体系,依托纯信用、无担保的分期业务模式,量身定制与其风险承受意愿和能力相匹配的金融产品,极大提高了新市民消费信贷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兴业消费金融的兴才计划项目重点关注新市民子女的教育问题,面向家长群体提供专门用于支持子女学费、生活费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纯信用贷款。2021年该产品新增“90天无条件退贷”政策,即借款人在贷款核准后90天内可无条件申请退贷,利息全额返还。作为兴才计划一揽子项目内容,兴业消费金融还通过发放奖助学金、建设兴才励志成长基地、联合多方资源搭建求职平台等,助力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打通就学资助到就业帮扶的完整路径,开创了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先河。2022年兴才计划进一步拓宽服务范围,大专学历及以上的在职人士也可以申请贷款用于专升本、在职硕士等学历深造。立业计划则着眼于新市民租房和职业培训等短期支出压力,提供最长12个月的先息后本和利率优惠政策,满足应届毕业生、初入社会的青年白领在就业过渡阶段的差异化金融需求,缓解租房支出压力,并鼓励通过职业培训持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截至2022年6月末,兴才计划已累计服务大学生家庭近4万户,立业计划服务客户超过5.8万户。

  科技赋能,立足长远稳发展

  随着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普惠金融服务的便利性明显提高,客户服务质效也进一步提升。兴业消费金融坚持“业务导向,科技引领”的科技规划思路,按照信息科技与业务战略匹配并适度前瞻的原则,持续加大数字化建设投入。多年来,公司不断深化融合新兴科技,积极学习和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广泛利用数据模型助力科学决策,精准构建客户画像提升展业效能,并通过系统固化控制提升业务管理质效。近日,公司“空手到”App全新升级,从用户体验出发进一步优化交互界面,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更舒心的移动金融服务。

  目前,公司核心主干生产系统已实现100%自主研发,申请并取得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近150件,数字化建设成果逐步扩大。今年上半年,公司依托区块链电子存证技术将全流程的信贷电子数据上链,有效保证数据安全,成功对接管辖法院线上办理百余起相关纠纷案件。

  兴业消费金融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以适变应变策略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主责主业,深入践行普惠金融,不断深化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消费信贷支持力度和广度,全力以赴服务经济平稳发展,为激发新发展格局下的社会经济活力作出应有贡献。(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缪露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