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上海大学老师联袂谈科技创新 “比”“学”“赶”“超”入“创新中国”
2021年01月13日 14:47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月13日电 (殷晓  许婧)5日晚,首批国家精品在线课程、上海大学第17季第六周“创新中国”课程线下课程如期开课。“项链模式”始终温暖而又智慧,延展在这冬夜的课堂。这是新年第一堂“创新中国”课,也是“十四五”期间第一堂“创新中国”课。环化学院教授邓小勇和通信学院王潮教授应邀联袂教学。上海大学教务部副部长顾晓英主持课程。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大伟老师专程赶到课堂,与同学们热情互动。

  邓小勇老师结合十九届五中全会,谈了自己对“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的理解。他指出,科研工作要与“四个面向”结合,尤其是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是邓老师研究纳米生物材料的初心,他和团队一起在执着研究,改进现有的医疗治疗手段和医学检测技术,尽己所能为人民谋幸福。他向同学们描绘了纳米技术、纳米载带技术和纳米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临床应用前景,指出靶向率低是现阶段纳米技术治疗癌症的主要瓶颈,为改进这一问题,国内外的科学家提出了多孔硅分步靶向、DNA纳米机器人等设想,但仍需克服人体内部复杂多变环境的影响。最后,邓老师强调研究过程中要发挥创新作用,善于发散思维、逆向思考,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思考问题。

  王潮老师分享自己对上海大学校名、校徽和校训的理解,指出要建设与城市名字相匹配的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要紧紧围绕求实创新的校风开展工作。王老师结合自己对量子密码、城市大脑等方面的研究,讲述了对钱伟长教育思想中打破学科壁垒的理解,深入剖析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密码学、物流管理、信息学等学科如何交叉融合,如何发挥作用共同解决问题,并介绍了现阶段最新研究成果。最后,王老师强调要用好学校现有资源,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在夯实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爱国情怀和政治素养,努力做到全面发展。

  同学们通过“学习通”平台积极提问。胡大伟部长回应学生,他希望大家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获取各类信息,他适时引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同志在市委季度工作会议上强调的“比学赶超”精神勉励青年学子,学会找差距,学会吃苦耐劳,学会孜孜不倦地探索,学会永远保持好奇心,将创新精神融入到方方面面“比学赶超”。

  学生纷纷表示,应该充分用好学校各方面资源,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打开眼界拓宽思路,丰富看待问题的方法和角度,立志成为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