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临港新片区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2021年02月01日 19:01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2月1日电(记者 李姝徵)十四五期间,新片区将如何牢牢坚持“房主不炒”的定位?将建设供应多少套房?住房结构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住房发展的重点区域如何布局?住房政策将有哪些变化?...... 

  2月1日,新片区管委会召开媒体见面会,详细解读近期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

  住房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之一,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十四五”期间,新片区将继续坚持职住平衡,针对多层次住房需求,加快构建以市场供应为主、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租购同权的新片区住房体系。 “十四五”期间,新片区将迎来人口导入的高峰期,住房需求将更趋多元化和多样化。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突出住房的民生属性,不断完善“分层次、多渠道、成系统”的住房市场和保障两大体系,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住房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样性住房需求,完善新片区特色住房保障体系(先租后售公租房、公共租赁住房、人才公寓、征收安置住房等),全力推动实现全体临港人“住有宜居”。

  具体举措包括:

  (一)坚持规划引领,显著增加住房供应总量,不断优化住房供应结构。保障性住房确保供应,商品住房供应大幅增加,租赁住房供应稳中有升。“十四五”期间,新增供应住房约1600万平方米,约20万套。商品房、租赁房、动迁安置房的比例基本稳定在6:3:1,并根据实际人口导入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坚持“三稳”目标(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加强房地联动,保量稳价控节奏,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价格合理、供求平衡、保障多元、风险可控、预期平稳。

  (二)加大对人才的住房保障力度,多层次、多品种、多渠道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住有所居的需求,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盘活闲置商品住房、15%配建租赁房等存量房源,培育发展代理经租。梳理多年未安置的征收安置房源,转换为可利用的公共租赁住房,拓宽房源供应渠道。鼓励企业在7%-15%配套设施中建设“蓝领公寓”,吸引品牌房企投资建设全自持租赁住房(长租公寓)。“十四五”期间,基本形成以市场配置为主、政府提供基本保障,多主体参与、差异化供应、规范化管理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

  (三)顺应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全面提升住宅品质,强化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大力推广“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保”的绿色住宅,全面实施绿色星级建设目标。坚持统筹规划、配套先行,按照“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的要求,大力推进居住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住宅配套服务能力。全面推行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健全保险公司对住房质量缺陷的追偿制度。切实落实《上海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办法》,构建统筹管理、分级负责、综合协调、社会参与的房屋使用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好房管部门综合监管、条线部门行业监管和镇政府日常管理职责,夯实所有权人主体责任、物业公司管理责任、建设单位质保责任。

  (四)优化住房供应空间布局,住房规划与轨道交通、就业岗位分布、公共设施配套联动发展,引导人口和住房合理分布。鼓励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社区开发模式,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优先规划建设公共租赁住房。滴水湖核心片区。重点发展顶尖科学家社区、105社区TOD开发、105社区护城环路北侧区域等,高标准打造居住品质,提升设施配套与服务水平,差异化打造居住组团,把握国际社区的供应时序。先进智造片区。重点发展泥城社区(包括重装备区公租房),结合产业支撑、人口规模、设施配套和住房水平等因素,合理把握住宅用地供应时序和节奏。综合产业片区。重点发展两港快线综合区域TOD开发、东海农场转型升级,依托两港快线综合区枢纽站,完善住宅配套,着重考虑发展租赁住房。新兴产业片区。重点发展书院、万祥社区,妥善处理农民动迁安置问题,依托地铁枢站点,重点建设周边居住区域。(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姝徵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