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痛改前非的“老贼偷”
2021年05月31日 12:38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31日电(李姝徵 刘琦)多次偷盗被抓却屡教不改,每次刑满释放又“重操旧业”,如此惯偷实在遭人痛恨,但这个“老贼偷”背后却藏着一个令人感慨的秘密。近日,浦东警方成功消除辖区一起隐患痼疾。

  2021年3月下旬,浦东公安分局三林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内民警正无奈地看着一幕熟悉的场景。公共视频里那个“忙碌”的身影正四处张望,似乎在寻觅着“猎物”,民警不住叹息:“他怎么又来了?”视频里的男子叫做易某某,是一名“老贼偷”,仅2018年至今就已因盗窃被多次查处,但却屡教不改。为防止他再次犯错,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将他带回了派出所。面对一如既往沉默应对警方询问的易某某,民警不禁好奇他究竟为何如此,想要消除这个辖区治安隐患痼疾。

  在三林镇一个出租屋内,民警几经周折找到了易某某的父母,知道了易某某的身世。他的父母上世纪90年代初来到上海打工,在沪出生的易某某属于超生儿,无法回原籍报户口,母亲是聋哑人没有工作,只靠收入绵薄的父亲勉强支撑一家人的生计,就这样易某某不仅没有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成了无户口、无身份证、无固定住所的“三无人员”,根本无法正常求职工作。

  如何消除这个这个辖区治安隐患痼疾?三林派出所的民警们陷入了沉思。得知易某某连自己的生日和年龄都一无所知,一直想回原籍落户,三林派出所在征求其父母意见后决定将其送回原籍四川补办户口,引导他走“正途”。没有身份证的易某某无法乘坐飞机和火车,于是民警只能花费两天一夜驱车2000公里送他回家“归根”。

  对于易某某这个突如其来的“陌生亲人”,四川当地原籍的亲属们非常抗拒,不太愿意接纳。民警一方面通过当地派出所协调办理他的户口,另一方面带着易某某多次上门,用亲情感化和法理说服,逐渐让亲属对其不幸的经历产生了同情。

  “天色晚了,你们为了他千里迢迢过来,一起吃个便饭吧。”见亲属态度松动,民警决定趁热打铁,在饭桌上频频提示易某某为长辈夹菜添茶。相谈之间,易某某突然跪在外婆面前,一声“我想回家”令人动容。血浓于水,在亲情的感召下,易某某终于被他的亲属们接纳,有了栖身之所,还获得了一份养殖场的工作。

  临别时,这个昔日的“老贼偷”笨拙而真挚地向民警表达了谢意,他兴奋地说:“明天跟堂哥去祭拜祖坟,以后办了身份证想去镇上打工。”民警也叮嘱他要听家人的话,痛改前非。此时此刻,易某某真切地体会到了浦东警方严格执法外的那抹温度。

  对于民警而言,公平正义是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注重打击,是公安工作的本职;但疏堵解困、感化救赎,解开嫌疑人的心结,重新校准其人生轨迹,才是更高的境界!(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姝徵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