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培养更多有“中国立场与国际视野”的法科人才 上财举办第二十一届 “法律职业发展论坛”
2021年07月12日 15:48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12日电(姚婧钰 许婧)上海财经大学第二十一届“法律职业发展论坛”3日举办,来自司法系统、科研院校、律师事务所、以及公司企业法务部门等法律实务界的三十余位校内外导师围绕“中国立场与国际视野”下的法科人才培养主题展开研究与讨论。

  开幕式上,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郑少华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应该从新的历史维度来看待法科人才培养,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

  郑少华强调,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应关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拥有国际视野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对法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观念统合起来。法学不只是指书本上的法律,更是指行动中的法律,而行动上的法律更多来源于法官,检察官,律师等甚至包括每一个公民对法律的理解。因此,法科人才需要具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拥有了国际视野就会对法律有更宽泛的理解。

  法学院院长宋晓燕教授首先介绍了学院多年关于法律硕士学位点人才培养沿革。提出学院根据已有的国内以及国际上得出的经验规律,逐步探索着适合于本院法科培养的方法。

  宋晓燕介绍了学院法科培养目标和特色,表示上财法院实施分类培养计划,注重本科与硕士教育的衔接培养,注重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对接国家与上海重大战略需求,实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同时,重视法经结合,建立充分体现财经特色的课程体系。结合上海特色需求,加强对法律硕士人才的培养。未来也将一直坚持以“证书项目”模式培养法硕人才。如金融方向的项目,知识产权方向的项目,公司合规方面的项目,AI大数据法方向的项目等,做到为学生做加法,通过市场来检验“证书项目”的效果。

  “法学院要加强对法科人才的职业方向的培养,要不断打磨法律硕士培养计划,将实务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宋晓燕说。

  在第一单元主旨发言阶段,宁波大学法学院董茂云教授以“中国立场与国际视野”为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董教授从“中国立场”,“国际视野”以及法学院的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对主题进行了阐述。在发言中,董教授提到如今这个时代与100年前是不同的,之前我们是抬头看世界,现在要学会登高看世界。优秀的法律人才要看其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否参与整个国际治理活动。他认为,一流法学院的法科学生不能把眼界仅限于本土,还要有关注外国法、比较法、国际法及人类命运的国际视野。上海财大法学院在培养学生中国立场及国际视野方面已经做得很好,相信今后会做得更好。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申黎提出要从三个角度来培养法学人才:“养有识之士”,“受务实之学”以及“辟应时之选”。申律师从自己曾担任法官、法总和律师的视角提出,养有识之士,是指培养法科生,不仅是知识,更是见识和格局,是对法治理念的信仰,对法律精神的坚守。对于法科生的培养,可以相对瞄准新的领域,培养出敢于尝试新领域的,培养出敢于尝试新领域的法律人才。

  法学院青年教师夏戴乐结合自身在法科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以“中国立场与国际视野”为题进行了发言。夏老师抛出三个问题:关于国际化人才培养是要教语言还是教思维,在教学中是否应该用英文思维培养学生?应该如何培养未来没有深入的学术研究想法的法科学生?学生的实践实习活动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在夏戴乐看来,现阶段的磨合方式日后应该如何改进能够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消化问题,而由于现在时代和就业压力不同,加之周围同学的实习环境压力,出现很多过早实习的学生,要思考如何引导他们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为未来打好基础。

  在自由发言阶段,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院长席建林认为对法科人才的培养既要坚持立足中国立场又要兼具国际视野,这个主题非常好,通过财大搭建的法律职业发展论坛这一开放式研讨平台,大家各抒己见,观点思想碰撞,希望能为法科人才的培训发挥参谋作用。

   席建林院长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一、语言的能力是前提。二、思维的培养是基础,建议研读《洞穴奇案》等名著。三、方法的把握是关键。希望财大法学院能够培养出立足中国立场,拥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更好地了解自己,宣传自己,为加强法科人才培养,推进涉外法治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所有导师进行分享之后,有四位学生代表也表达了自己通过此次论坛获得的收获,并和导师们交流了在目前求学过程中所碰到的困惑。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创办的“法律职业发展论坛”迄今为止已经召开了二十一届,来自司法系统、律师事务所、科研院校以及公司企业法律部门的校外导师们在这个平台上,为我院的人才培养建言献策,经过多年的坚持与实践,论坛在学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上财法律理论与法律实务、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法律教育与人才市场等多向度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平台和人才培养机制,其品牌效应和影响力也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赞许。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