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致敬警营师者:我和师父王瑞芳
2022年09月10日 10:49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10日电(李姝徵)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像热播剧《警察荣誉》中所演绎的那样,在从警路上,新民警都有一名或几名亦师亦友的“引路人”,比起老师,新民警更习惯叫他们——师父。

  民警高轶梅的师父并不一般,他就是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双百政法英模”、上海“最美信访干部”——王瑞芳。“老王,这次组织上给你派了个徒弟,你可要好好带带啊。”2020年7月,已经从警6年的高轶梅从外区交流到了徐汇,来到了徐家汇派出所,又与王瑞芳结缘。

  这些年,来王瑞芳社区实习、学习的青年民警来来往往,所以一开始,连老王自己也没太当回事儿。“我快退休了,原来也想过好好带个徒弟,可以继续为南村居民服务,但最好是男生,和我一样刚强碰硬的那种,现在给了我个小姑娘,我一开始心里真的没底。”王瑞芳坦言。“我在郊区工作时地广人稀,那里居民有事都习惯找村干部摆话;一到这里发觉人口密度好高,从南门走到北门,一路上出来找师父咨询评理的人络绎不绝,根本迈不开步。”高轶梅还听同事说了南丹南村社区的过往和王瑞芳的事迹,顿时也觉得自己压力好大。“尽管之前也是做户籍窗口工作的,但我性格肯定没有师父那么强硬,担心遇到事情镇不住场,也担心给师父丢脸。”

  由于当时所里缺少社区民警,所以高轶梅一边跟着王瑞芳学习,一边还担任了与南丹南村相邻的东塘居委社区民警,每天要两边跑。南村的纠纷较多,有一次一下子来了两场家庭纠纷要王瑞芳评理,高轶梅见师父面对七嘴八舌的居民忙不过来,就主动接手其中一个纠纷,耐心询问调解。忙完这头,王瑞芳一看,小高那里也结束了。“你是怎么做到的?”“多换位思考呀,师父,这不是您教我的吗?本来就是一家人,只是都在气头上,我让他们先分开冷静一下,再各自念念对方的好,没有过不去的坎。”

  尽管还缺乏社区管理的经验,但从那时起,王瑞芳暗暗认定要认真带好小高这个徒弟。为了帮助小高树立信心,王瑞芳去哪儿都带着她,逢人便说,“这是我徒弟,我不在的话,有事可以找她。”而帮助了群众或居委工作后,王瑞芳也会说,“上次的好主意都是我徒弟小高想出来的。”

  “师父常教育我,你把群众当自家人,群众才会把你当自家人。”高轶梅说。群租房整治、上门登记实有人口、“百日行动”都能见到她的身影,遇到有师父搞不定的外籍居民,小高也会发挥年轻人的外语优势,积极与对方沟通。由于当过户籍窗口民警,高轶梅时常会帮助居民解答一些户政问题,她待人热情、耐心、细致,也与群众越走越近。

  今年6月,有居民在小区东门附近捡到了900元现金,久等不见失主,就把钱交到了王瑞芳警务室。“师父,这事儿交给我吧。”南村居民普遍不富裕,以前王瑞芳曾和高轶梅说过自己帮助一位九旬老人找金项链的故事,老人十分珍视,激动得痛哭流涕。而眼前这900元,有可能就是哪户人家一个月的生活费。和师父比起来,自己的优势在于查找视频监控速度更快。于是,她以居民捡到钱的时间点倒推过去,认真查阅视频,很快就找到了失主赵老伯。原来,赵老伯出小区时从裤袋里掏口罩戴上,一不留神把一叠现金也顺了出来。直到小高打电话联系他时,他才察觉自己丢了钱,连连致谢。

  疫情来袭,高轶梅也和王瑞芳一样,住在所里,身穿大白,战在小区,两个多月没有回过家。没有豪言壮语,高轶梅一直习惯用实际行动表达,甘于在社区默默奉献。这也让王瑞芳很感动。“现在,我的思想也开始转变了。南村已经完成了从乱到治,从治到兴的过程。接下来需要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素质,可能更需要一个亲切、温和,能和群众共情的社区民警。从这点来说,小高可能更适合。”

  高轶梅与王瑞芳女儿年纪相当,高轶梅的儿子也与王瑞芳的小外孙同岁,从王瑞芳身上,除了师父的言传身教、循循善诱,高轶梅感受到的还有父辈般的关爱。王瑞芳也经常会关心小高的心事与家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人生阅历耐心开导她、帮她支招,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帮助。

  如今,高轶梅正式成为了南丹南村的社区民警;如今,王瑞芳社区警务室也多了一块“新警带教工作室”的牌子。而在今年9月退休后,王瑞芳也选择了留在社区。一方面是继续帮小高站台打气,另一方面他也想将自己群众工作的方法传授给更多的青年民警。(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姝徵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