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大学有大课”:“创新中国”把课堂搬进了上大博物馆
2021年09月30日 20:53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30日电(刘畅 殷晓 许婧)27日傍晚,上海大学“创新中国”课程把课堂别开生面地“搬进”了上海大学博物馆。50多名课程班学生相约参观“铭心妙相”龙门石窟艺术对话特展。上海大学博物馆副馆长马琳老师热情担任本次特殊一课的嘉宾教师。

  “铭心妙相“是上海大学和河南省文物局主办、上海大学博物馆龙门石窟研究院共同承办的。它是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国宝级文物首次在上海的集中亮相,也是上海大学与河南省文物局在文博领域合作框架下的首个工作成果。展览主要分为三个单元:清秀奇逸,大唐风范,盛世重归,由27件龙门石窟研究院特藏和16件当代艺术作品共同组成,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与当代艺术文化创新与开拓性的交流合作。

  “创新中国”是上海大学2015年冬季学期开设的“大国方略”系列课程之二,同名在线课程已有700多所高校的35万学生修读,曾获评2017年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0年认定为国家一流线上课程。“创新中国”第18季,依旧让选课的学生看到“大学的样子”,让学生拥有思维方式的更新。本次博物馆行走课堂,旨在引导学生在参观文物的同时,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以及中西交融中的艺术变迁,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多样化的探索,有效提升学生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感悟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多种艺术作品对人生、对时间、对空间等的创新表达,从而在交相辉映间感受对“创新中国”的全新诠释,对龙门石窟这一承载千年历史风云和百年社会沧桑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致敬。

  第一单元“清秀奇逸”主要展示了在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影响下,北魏造像与书法作品体现出了鲜明的南朝风格,佛像风清古峻,反映了士族对玄学审美的崇尚。此外,体现精致雕刻与细腻做工的国家二级文物——“菩萨头像”更是引发同学们惊叹不已。而由现代艺术家尹朝阳创作的布面油画《龙门气象》和《伊阙》,东方西方结合中呈现出雄浑深厚的传统底蕴。任天进艺术家重达2吨的《太湖石·东风》更是气势磅礴,还有极有特点的《龙门四品》、精美的丝路浮想和佛教造像空间呈现也都别有一番意蕴。馆长表示,民国以来,国人对魏书法研究更为深入、不断创新,使其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第二单元“大唐风范”中关于唐代龙门造像与佛教的细节也与创新息息相关,有唐代的菩萨、护法和窟龛等,翁纪军先生的作品《记忆》和《矗》是现代艺术的创新,视觉效果精美绝伦。同学们跟随马馆长声情并茂的解说,跨越历史,感受到艺术创作的创新与智慧。

  感受完大唐艺术风范,第三单元“盛世重归”特别展出了海外回归的龙门流失文物,石窟寺文物宝藏能延续千年,离不开世世代代的传承与守护,展现一代爱国志士的追索和努力。同学们都表示:“促进流失文物归还原属国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期望。希望更多流失文物能早日回归祖国!”

  创新无处不在,回顾承载千年历史的文物宝藏,当代艺术作品通过融合与创新诠释展现除了时代特色与历史底蕴。在传统与现代对话中,在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中,也是在思政与艺术融合下。

  “妙相”唤起灵魂共鸣,自然“铭心”难忘。马琳馆长如数家珍般地讲述,令同学们驻足于艺术品前久久不愿离开。课后,顾晓英教授也表示,“创新中国”是新时代的关键词。打破学科壁垒,行走在实物中,更能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创新没有边界,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拥有创新的想法,鼓励学生们敢于行动、勇于创新。

  通过实践参观,学生们对“创新中国”的特殊一课有了反馈:“固守着坚持传统文化、绝类以我为主,是一种创新;当代艺术家在造型基础上化用现代技法获得灵感可谓再创新。作品可以是传统的、但思想必须运动。”“石窟作品之所以能够达成中西通连、古今对话,是因为现在作品融合了传统底蕴进行新的思考和情感的抒发。时间向前进,人的情感和观念随之变化,于是艺术品就有了永恒的生命,是为“不朽。”“VR、3D打印,是当代最新的技术保护文物。科技感与历史感共同演绎在文物保护上,不失为一种创新。文物保护方式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吸引游客、保护文物。”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