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海洋装备动力能源变革”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在沪召开
2022年08月26日 18:05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26日电(记者 许婧)“海洋装备动力能源变革”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暨第二届海洋装备发展战略论坛26日在沪召开,来自中国工程院、上海市等相关部门领导、40余位院士、中国船舶集团以及国内50余家海洋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专家2万余人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本次高端论坛。

  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承办,中国海洋装备工程发展战略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协办。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院士、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金成、上海市军民融合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娄志强、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院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黄震院士主持。

  来自中国工程院的杜祥琬、李家彪、周守为、于俊崇、黄震、严新平、邱志明7位院士,中国船舶集团科技委常委、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中国船舶第七一八研究所所长李俊华,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顾问、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仁涵,共10位嘉宾分别做大会主旨报告。主旨报告分别由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奚立峰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吴晓光主持。

  本次高端论坛还设立海洋绿色燃料与动力装备、海洋核动力能源、海洋与气候变化、海洋新能源与电力驱动、海洋装备产业链发展、海南省深海科技产业发展战略、双碳背景下船舶与海洋工程发展7个平行论坛,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丹麦、奥地利等7个国家的70余位高层次专家云集,围绕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海洋装备动力能源、船舶与海洋装备发展新技术等方面展开了高水平的互动交流。

  聚焦海洋装备,描绘未来动力能源发展蓝图

  在绿色低碳背景下,未来海洋装备发展的关键在于动力能源转型。全球能源变革、我国双碳目标如何影响海洋装备发展?未来海洋装备动力主要依赖哪一类能源?相关发展前景如何、面临哪些难题?本次论坛针对海洋装备动力能源新趋势、新技术、新标准、新产业,以及海洋核动力能源、海洋氢能、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海洋绿色燃料与动力装备的研发应用、转型升级展开深入探讨。

  杜祥琬院士在《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的思考》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实现双碳目标,目前仍存在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综合效率偏低等问题。他提出了节约提效优先战略、能源安全战略、非化石能源替代战略、再电气化战略、资源循环利用战略、固碳战略、数字化战略和国际合作战略等八大战略,并表示要进一步建立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机制,建立健全减污降碳统筹融合战略和规划政策,完善碳交易制度,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黄震院士在《碳中和愿景下能源转型与船海动力能源变革》的报告中论述了碳中和愿景下能源转型的大趋势,并提出可再生燃料将与零碳电力形成二次能源脱碳的重要组合,将为船海动力低碳和零碳发展提供全新解决方案,报告还介绍了从绿电制取的可再生燃料氨、甲醇、二甲醚等在船海动力应用前景。

  周守为院士在《双碳目标下海洋油气的发展战略》报告中对“双碳”的基本概念和我国能源现状作了分析,并分析了“双碳”目标下海洋油气的发展方向,阐述了未来海洋油气开发需要重点发展的装备。

  于俊崇院士在《海洋核动力的技术发展与应用》报告中分析了全球核动力和海洋核动力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对未来海洋核动力发展过程的战略、技术问题提供了深刻思考,他认为针对深海探索、深海采矿、深海钻探、深海装备维护和救援等,核能动力是最理想的能源。

  严新平院士在《我国内河绿色航运的研究与展望》的报告中指出,内河航运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紧迫的绿色低碳转型压力。近年来,绿色动力、绿色推进、能效控制、港口岸电、太阳能光伏等绿色技术取得了突破,实现了工程示范,助推内河航运“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发展。

  李彦庆在《找准中国船舶工业在全球能源动力转型中的发力点》的报告中提出,当前全球船舶工业能源动力变革已从政策激辩、技术评估、产业准备进入到商业应用阶段。技术准备需要服从商业选择。产业竞争是集政策、技术、业态以及其它支持资源等综合能力的体现。中国造船业挑战与机遇并存,需要站在更高处找到由大做强的新路径。

  李俊华在《海洋氢能与绿氢制备展望》报告中介绍了中船第七一八研究所在海洋氢能方面多年来的研究实践,并且指出,海洋氢能将聚焦海洋氢能核心技术研发和先进装备制造,以中远海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目标,以建设海上能源综合供给平台为路径,分阶段实现氢能绿色生产、规模储运和转化、高效利用相关海洋装备和系统设备的研制与示范应用,推动海洋氢能产业向规模化、商业化迈进。

  聚焦科技前沿,汇聚海洋装备产业合力

  本次高端论坛暨第二届海洋装备发展战略论坛,主旨紧跟全球科技前沿和趋势,聚焦海洋装备工程科技的前沿理论、关键技术与未来发展,涉及海洋观/监测技术、海洋装备智能化发展、海水提锂等议题。

  北冰洋由于常年冰封,难以实施海底地球深部探测,成为地球动力系统未知版图中最后一块拼图。李家彪院士在《北极冰下海底探测的技术挑战与发展前景》报告中介绍了2021年,中国第十二次北极科学考察,突破冰区技术挑战,研发关键装备,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冰下大规模海底地震和海底热液探测的举措,以及面临的技术挑战和未来的发展目标。

  邱志明院士在《智能技术在海洋装备中的应用分析及发展思考》报告中提出,近年来,军事智能技术在海战装备中应用研究迎来新一轮高潮。需围绕实现海战装备智能化发展近中远等阶段目标,积极适应人工智能泛在、渗透、快变、颠覆等典型特征,从夯实发展基础、建强关键技术、加快创新应用三方面同步发力。

  李仁涵教授在《海水提锂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报告中介绍了海水提锂的工程化应用进展情况;提出中国新能源安全问题之一是锂资源不足,自给率低。海洋中锂资源储量巨大,海水提锂技术突破有可能实现中国锂资源自主可控,成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是中国工程院高层次品牌学术活动,旨在面向未来10-20年世界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针对国家前沿重点、难点与热点问题,为相关领域的中外顶级专家搭建高水平、高层次的交流平台,以期通过研讨,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工程科技发展的方向,引领未来工程科技的发展。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