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7日电(记者 李佳佳)在不断搭建产学研“万物互联”的框架中,上海高校与本地创新型企业强强联手,在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不断探索新的可能。
7日,“厚德精技·上应研讲”系列学术讲座暨《表层过滤理论及工艺应用》读书交流会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举行。该书作者、上海洪利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工程师宋志黎作了《以书为媒,承科研薪火,赴强国之约》的演讲。
作为环保技术中的关键一环,表层过滤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空气净化、净水处理、化工生产乃至制药浓缩纯化等领域都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不但可以有效去除污染物,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产利用率,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安全。
宋志黎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技术瓶颈、市场竞争等诸多挑战。在这个全球过滤技术迭代的窗口期,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借由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大潮,高校提供智力支持、企业提供技术保障,过滤技术与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深度融合,将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力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
他鼓励在场的青年学子,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能够传承科学家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勇攀科技高峰。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代表郭静表示,高校的科研生命力在于与产业的共生共长。目前,他们已经在产学研合作中实现了以企业需求导向的课题设计,"从生产线上找课题",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将电镀废水处理中遇到的膜堵塞问题转化为研究生课题,共同开发抗污染梯度滤膜,并优化知识产权分配机制,联合申报专利。同时,聘请企业工程师作为产业导师,开发"企业出题-师生解题-成果落地"的闭环培养流程,实现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的新模式。目前,双方还在共建技术转化平台,首批3项技术已完成工业化测试,实现了"专著理论→课堂传授→企业实践→反哺科研"的良性循环。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