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锦画纳福康”:第十五届海上年俗风情展开幕
2021年01月30日 19:41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月30日电 (王笈)“锦画纳福康”——第十五届海上年俗风情展30日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开幕,沪人在严格遵守防疫规则之下,在此体会年的乐趣。活动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收藏协会、上海三山会馆管理处、上海市东方城市历史文化收藏交流中心、北京生肖有礼文化艺术中心共同主办,长宁文化艺术中心、虹桥半岛版画艺术中心协办。

“锦画纳福康”——第十五届海上年俗风情展。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供图
“锦画纳福康”——第十五届海上年俗风情展。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供图

  本届海上年俗风情展以“锦画纳福康”为主题,呈现中国年画里的传统文化记忆。一楼主展厅以“年画小史·古艺之花”“花样年画·一纸呈祥”“海派年画·靓丽名片”“春节年俗知多少?”四大部分为主线,介绍了中国传统年俗,尤其是年画的历史,一张张年画、图片和物件勾勒出了千年年画的记忆脉络;二楼白厢展厅以“生肖有礼”为主题,甄选国内外优秀华人两百余位设计师的作品,重新诠释传统生肖文化,通过对生肖的艺术图形设计创新,以图片、各种关于牛的文创产品的展示,赋予新的一年美好的愿景;非遗展厅则以“纸无止境”为主题,带来了一场非遗纸艺类盛宴,剪纸、撕纸、年画、纸伞,纸艺延伸了年画年俗的边界,引领市民共同去探索中华文化四大发明——造纸术所绵延而来的纸文化。

“生肖有礼”。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供图
“生肖有礼”。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供图

  年画是中国绘画中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是世俗生活的生动写照,因为是在年节张贴,张贴后又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年画是中国传统年俗中的重要文化符号,从最早的图腾信仰,发展到挂在门上的桃符,北宋印刷技术普及,因而形成正式的年画。年画制作起源于河南开封的朱仙镇,到了明代,家家户户挂年画的风俗开始盛行,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四川的绵竹、山东的潍坊成为年画“四大家”。清代以后年画更普及,“四大家”之外,福建漳州、山西的平阳、重庆的浮梁、河北的武强年画等流派也都深受大众欢迎。

“锦画纳福康”——第十五届海上年俗风情展。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供图
“锦画纳福康”——第十五届海上年俗风情展。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供图

  当天的群艺馆内,《莲生贵子》《和合献宝》《天官赐福》《天上麒麟子 人间状元郎》《金沙滩设宴双龙赴会》等不同流派、内容题材广泛的年画,寄寓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处处都是喜庆氛围。现场还展出了一幅来自北京的漫画家白关关于现代人贴年画的漫画作品,“年画是我们悠久传统的一个小小仪式”,“客厅高处贴财神,不过年画只是装饰生活,所以当然的觉得哪好看就贴哪啦”,漫画上这些既传统又现代的语言让人感到亲切,漫画家自己亲手刻画套印的两幅关于牛的漫画年画也十分可爱。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里年味浓。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供图
群艺馆里年味浓。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供图

  “纸无止境”非遗特展则延伸了人们关于纸画理解,年画、剪纸、撕纸、木版水印作品、风筝等众多技艺也与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此间一套《老上海撕说老上海》系列撕纸,展现了老上海的民俗生活,其中有一幅作品描述了老上海人几户共一个厨房的年前忙碌场景。这是老上海人华兴富老先生的作品,作品里有他童年石库门的记忆,他是上海唯一一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撕纸的代表性传承人。华兴富告诉记者,撕纸、剪纸和刻纸都属于剪纸,撕纸以手代刀,以撕代刻来创作,自己儿时在图书馆碰到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撕纸代表人物胡立德,从此在心里撒下这门民间工艺的种子,多年后拾起这门手艺又与胡老师的重逢,开始拜师学艺,最后成为这门古老手工艺的传承人。“撕纸不用任何工具,只要有一张纸,拿起来就可以创作。”

  第十五届海上年俗风情展将延续至3月14日。(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笈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