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上海影视四季沙龙·春”举办 畅谈红色题材影视作品创作
2021年04月26日 09:07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26日电 (王笈)“《觉醒年代》有续集吗?”“你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续集。”听到这段问答,《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激动不已,“这一定是年轻人的语言,如果年轻人可以这么理解《觉醒年代》,作为党史工作者,我觉得我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不是年轻人不喜欢红色题材,要怪我们没写好。”

  以“党在我心中——影视创作大家谈”为主题的“2021上海影视四季沙龙·春”近日于上海举办。在活动发起人、编剧王丽萍的主持下,龙平平、夏蒙、马继红、余飞、佟瑞欣、李宗翰、谢鸣晓等著名编剧、导演、制片人、演员及评论家汇聚于此,畅谈建党百年优秀影视作品创作体会。

  数次被提及的热播剧《觉醒年代》,让龙平平成为了全场的焦点。这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线索,展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建立3件大事以及觉醒年代的百态人生。“重大历史题材很难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在社会上引起这么大反响。这次我们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年轻人都在说这部剧让书本上的历史人物‘活’了,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相信了中国共产党是这么来的。”

  回顾《觉醒年代》的创作过程,龙平平分享了自己的几点感触:重大历史题材作品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遵循既定的历史认同,同时也要有编剧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思想性不是照搬现成的政治概念,也不是板起脸说教,而是要靠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来体现的。”

  “从《觉醒年代》开始,我看到了转机,好的作品应该有一个良性循环,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部部真实、生动、完整的红色历史‘教科书’。”凭借着《外交风云》获得飞天奖优秀编剧奖的编剧马继红,在部队工作了46年,近20年来先后写过徐向前、李大钊、彭德怀等,“每接手一部作品都是精神和灵魂的洗礼。写重大题材作品时,一定要对历史有一种敬畏感、使命感、责任感。”

  中央电视台国家一级编导夏蒙表示,自己对编剧特别敬畏。把真实的东西拍摄成纪录片,是“天经地义”;而编剧要把真实的历史搬到屏幕上、舞台上,是非常困难的,对演员和编剧来说都是挑战。“《觉醒年代》紧扣时代脉搏,非常客观地反映了历史,如果没有对那段历史的深刻了解,是不可能把这些人物写得如此活灵活现,这也启发了我们在纪录片方面的创作。”

  在资深媒体人俞亮鑫看来,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一座创作富矿,“《觉醒年代》的成功有着突破性的意义。要写好红色题材,应该像龙平平老师、马继红老师一样尊重历史、敢于担当,打磨作品时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艺术创新也非常重要。”(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笈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