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拾穗而歌——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揭晓“剧院十周年特别发布”
2021年09月23日 21:19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23日电 (王笈)上汽·上海文化广场23日迎来了改建开业的十周年生日。“剧院十周年特别发布”现场,文化广场在百余位艺术家、媒体、合作伙伴的见证之下,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实体化运作计划》与《数字化剧院建设计划》,并开启首届“文化广场音乐剧合唱团”招募,以期与行业同仁共同构筑更为开放、亲切和丰盛的城市文化表达生态。

  作为剧院周年庆的常设项目,文化广场精心策划十余场艺术体验活动,全天候与市民共庆剧院的十岁生日。5场特别版剧院导览,3场艺术工作坊,2场ByStage汇谈主题讲座,1场广场小白点心工作坊,携手艺高高Artgogo打造的“拾穗而歌·演出快乐”艺术装置,以及文化广场首部原创音乐剧《蛋壳里的心跳2021》的特别呈现,邀请观众走近广场、走进剧院,共同回味台上台下的每一次同频共振。

《蛋壳里的心跳2021》剧照。 /孙松 摄
《蛋壳里的心跳2021》剧照。 /孙松 摄

  展演“码头”升级创制“源头”

  2011年,文化广场作为全亚洲最大的下沉式剧场和上海首个以音乐剧为运营中心的专业剧场应运而生;2021年,历经十载磨砺与探索的文化广场在步入改建开业的第十年之际,提出了“努力发展成为具有更广泛影响力的音乐剧产业发展风向标、丰富人们感官体验的文化生态地标、引领大众审美、崇尚人文追求的精神家园”的使命目标,以期在第二个十年中更加深入实践“文化乐土,梦想绽放”的剧院愿景。

  运营十年来,文化广场共举办演出726台2647场(含巡演),平均上座率达73%,接待观众人数3013102人次;坚持“把门打开”的空间运营方式,围绕“艺术性、普及性、大众性”,注重释放舞台艺术的城市辐射力,践行剧场空间的社会责任。在上汽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文化广场共举办各类公益艺术活动达2145场,吸引366096人次参与,并共计发售316337张公益演出票,建立更为亲民的都市观演日常,增进更为亲近的剧场文化纽带。

  随着国内音乐剧产业步入更为优渥和开阔的发展局面,大众文化消费习惯与传统剧场运营模式也正在进行从“重决策”“重资产”到“轻艺术”“轻资源”的灵活转型。2019年底,在黄浦区“演艺大世界”和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上海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旨在打通音乐剧“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于“内循环”大趋势下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产业孵化培育平台和最具号召力的区域文化品牌,提升演艺产业创新能级。经过近两年的资源筹措与研究论证,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在“十周年特别发布”现场正式宣读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实体化运作计划》。

  基于文化广场第四个三年规划的理论方向,文化广场将在坚持 “载体运营+音乐剧专业平台”的经营基础上,启动上海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实体化运作:一是提升空间效益,推动“区域集聚”新格局,重点鼓励优质音乐剧产业项目、优秀音乐剧人才及音乐剧专业机构在此聚集;二是提升产业效益,构建“产场融合”新生态,纵向联动包括内容生产、剧目创排、演艺经纪、教育培训、版权交易、衍生开发等在内的全产业链布局;三是提升人才效益,打造“引用并重”新机制,实现专业人才的聚集,搭建起中国音乐剧产业的人才储备库;四是提升聚合效益,形成“共生共长”新连结,横向联结跨界伙伴的资源互动,创新产业生态。

  据透露,上海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的实体建设将于12月正式启动,明年4月完成并启用,近2000平米的共享空间将引领文化广场超越剧场常规的感官体验,承载多重意义,以此连接、服务更多的人群与产业链。在此背景下,文化广场邀请“好处MeetBest”联手打造这一实体化空间,试图用完整的“体验”链条和通俗易懂的方式吸引受众走进来,从而在有限的物理空间碰撞出无限的化学反应。

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剧院十周年特别发布”。 /文化广场 供图
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剧院十周年特别发布”。 /文化广场 供图

  演出“舞台”转身孵化“平台”

  当天的“文化广场十周年特别发布”以音乐剧经典选段《爱的季节》温暖开场,由9位来自第一届与第二届音乐剧歌唱大赛的人气选手为到场嘉宾献上这曲梦想之歌。从吸引音乐剧观众到吸纳音乐剧梦想者,文化广场的十年不仅呈现了全球顶尖演艺作品,更见证了越来越多富有才华的人在此汇聚,启程各自的舞台艺术之旅。

  回溯至开业初年的首场《极致百老汇》,从每年9月自创出品各国音乐剧集锦音乐会,2016年首次挑战音乐剧整剧制作,再到2019年面向音乐剧新人推出“音乐剧歌唱大赛”与“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文化广场每一次对内容创作发起的尝试与对创作人发起的号召都引发了极高的关注度与参与度。

  迄今为止,在两届音乐剧歌唱大赛的20强选手中,共有16位最终成为了职业音乐剧演员;三届孵化计划共计收到239份投稿,其中《南唐后主》《生死签》《对不起,我忘了》《无法访问》《南墙计划》5部作品脱颖而出,已正式投入商业运作;文化广场出品音乐剧《我的遗愿清单》《春之觉醒》《拉赫玛尼诺夫》《也许美好结局》已巡演全国30座城市,巡演场次达251场,吸引观众163200人次。

  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提出,“未来的文化广场将从‘看音乐剧到文化广场’升级为‘做音乐剧到文化广场’,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原创展演、专业论坛、歌唱大赛、孵化计划、研究中心等品牌对于人才的聚合作用,并携手更多合作伙伴资源,提升对内容端的扶持效能。”

  “信息”视角升级“数字”服务

  自2016年起,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开启信息化平台建设,并正式建立了完整的会员服务体系;2018年,文化广场在剧院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数据可视化平台,文化广场与观众的联结不再单纯依靠票务,系统描述的不再是数据,而是更加生动和具体的“人”。截至目前,文化广场累计注册会员已超过34万人。

  “不光是疫情为演艺行业带来了各种不确定性,新观众的迭代也值得行业长线关注。我们愈加明确作为剧院所肩负的培育观演市场的责任,而能够真正‘看见’观众,应是从业者永不懈怠的功课。”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在发布会上就剧院的进一步数字化升级,发布了《数字化剧院建设计划》。

  新一轮数字化剧院建设期将达成四个层面的战略目标:一是加速开发数字技术平台,加速大数据研发,力求为广大会员及受众群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二是提升产品与服务策划的数字化水平,以“数据+技术”为驱动,融通多源数据,促进营销智能化,全面实现更广域的数据采集、更精准的用户触达、更敏捷的闭环营销,构建剧场更立体、更智慧的营销体系,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剧院文化,进而走进剧院感受现场演出的魅力,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交互体验;三是解锁“文广8号门”新路线,通过8号门移动票亭的设立,构建开放融合的剧院生态新地标;四是发布大数据模型,不止为推动剧院的数字化标准建设,提升数字化新势能,更力求看见更多观众的需求。(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笈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