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云上博物馆”或成新常态
2022年05月19日 18:04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19日电(高志苗)当下,博物馆已经成为数字化创新的乐园,云展览、云体验、云互动等新场景、新模式,不仅丰富了博物馆的“打开方式”,也让文物真正地“活”了起来。

  5月18日,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今古集”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活动以“博物馆数字化的创新力量”为主题,联合甘肃省博物馆在沪以连线方式举办了线上讲座和夜游“云观展”等活动。来自北京、甘肃、上海等地的专家学者,围绕着文物数字化保护开发、云传播项目的提质增效、元宇宙社区的创建路径等话题各抒己见,为观众描绘了一幅未来博物馆的数字化蓝图。

以“博物馆数字化的创新力量”为主题的线上活动
以“博物馆数字化的创新力量”为主题的线上活动

  《金城揽胜图》活态影像首展

  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金城揽胜图》是迄今为止已发现保存最为完好,也最能完整反映出兰州古城形象的画作。作为本次主题论坛的重头戏,甘肃省博物馆在线首发《金城揽胜图》活态影像,向观众展示了兰州的古风胜景。画作中的黄河、城廓、南山、衙署、城楼、寺院、园林、桥津、水车、筏子等景物,通过3D建模立体还原,栩栩如生,历历可见。

  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班睿表示,影像还原只是《金城揽胜图》活态展示数字化保护项目的一部分,在博物馆内展示时,画作中的每一处建筑和景点都是可以被“打开”的,观众只需动动手指,就能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

“云上博物馆”
“云上博物馆”

  “云上博物馆”或成新常态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升级迭代,以及新冠疫情持续反复所导致的闭馆、限流,“云传播”已成为博物馆向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途径。

  曾任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博物馆司副司长、政策法规司司长、文物报社社长,现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学术委员会主任李耀申研究员认为,“云上博物馆”或成为未来的新常态,如何增强行业与大众媒体、互联网平台的互动,将是博物馆“云传播”提质增效的关键。

  通过对一批优秀的云展示、云直播、云讲解节目的分析,李耀申总结归纳出“云传播”过程中的“流量规律”。“5分钟以下时长的短视频,更容易受到互联网受众的追捧,也更适合网络传播;好的创意策划,一定要有成熟的形态作为支撑,方可形成稳定的文化产品传播品牌;应突破传统展览数字化采集,实现知识获取与按需传播、个性化定制与交互式体验相结合。”李耀申强调,做好做强博物馆及文化遗产的“云传播”,还需要适应移动互联、大数据、5G通讯、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给人类文明传承发展带来的深刻变化,深入探索、勇于创新。

“云上博物馆”
“云上博物馆”

  探索打造博物馆元宇宙社区

  数字化已成为博物馆的新趋势,越来越多的文博机构也开始涉足数字藏品领域,未来的博物馆如何面对和迎接即将到来的元宇宙风暴,亦是近来业界讨论最多的话题。

  在主旨演讲环节,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览展陈事业部总监黄金星则畅谈了他对的未来博物馆打造元宇宙社区的设想,“我们理解的元宇宙社区是让不同博物馆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通过增强现实等技术打通线上和线下空间,冲破观众与文物之间那道玻璃的阻隔,实现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

  元宇宙社区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当下首要的一步便是尽快集结社会力量,形成“博物馆+”的新生态。其中,除了文博行业本身之外,博物馆需要打开大门,主动拥抱科技、金融、收藏、教育、新媒体、文化服务等行业领域,实现融合共建,为将来的元宇宙社区奠定生态基础。(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高志苗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