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业界:技术上创新、产业上融合 让游戏发挥娱乐之外的更大价值
2022年07月21日 19:10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21日电(记者 陈静)作为数字经济中的“创新变量”,游戏已经具备了打破现有产业边界的能力。这种融合带来的动力,让数字经济跑出了“中国速度”。

  刚刚出席了“2022中国游戏产业创新发展论坛”的盛趣游戏副总裁谭雁峰2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游戏产业在技术上创新、在产业上融合,让游戏发挥出娱乐之外的更大价值,不但进一步释放数字经济的增长动能,还充分展现出数字经济的强劲韧性。

  记者当日了解到,为探索数字经济的持续增长新路径,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国音数协电竞工委共同主办“2022中国游戏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并发布了《2022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事实上,中国数字经济从2012年以来年均增速显著高于同期GDP平均增速,占GDP的比重不断提升,2021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39.8%,在规模上已连续数年稳居世界第二,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数字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器”作用更加凸显。

  据中国信通院统计,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占GDP比重达到39.8%。从2012年到2021年众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总量全球第二、增长世界第一,十年时间中国数字经济产值翻了三倍,长期增长动力充沛。这组增长数字背后就有游戏产业的贡献。对于数字经济而言,游戏行业是一个集数字技术、数字服务与应用于一身的综合体,能够加速产业布局、建立特色产业良性发展的融合剂;也是加速数字技术升级、促进业态变革,提升数字产业价值的催化剂。技术创新推动游戏产业的繁荣,游戏产业的发展也反哺了技术的迭代与跃迁。

  如今,科技创新让游戏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娱乐工具,游戏已经在教育、医疗、文化传承、科研等众多领域释放更大的价值。谭雁峰指出,事实上,游戏已经在数字内容的个性化创造、人机交互机制的研究和储备、面向终端用户的商业化能力等多个方面,已经拥有一定的先发优势。据透露,该公司与上海师范大学合作开发了戏剧类功能游戏,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课件;集团与浙江大学共同建设的“传奇创新中心”,在脑疾病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相关研究成果被刊登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杂志上。

  技术之外,游戏产业还能为数字经济产业做点什么?谭雁峰的答案是精细化管理模式下的定制化服务。数字经济的发展正在给全民带来更美好的生活,而数实融合大趋势下,线下体贴的服务,能够也不打折的呈现在线上;数字服务如何发挥出技术优势,让服务做到更有温度,是所有数字化企业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谭雁峰认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解人之难,济人之急,正是每一个人能切身感受到的数字经济的温度。当玩家对传统文化需求逐渐升温之际,他们就能够在盛趣游戏研发的《庆余年》手游中领略汉唐风韵的魅力。谭雁峰相信,这样能够创造正能量情绪价值的数字服务,正是当下社会所需要的。

  当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游戏企业的社会责任应当如何体现? 谭雁峰认为,应当持续锻造数字化韧性,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能够从容面对时代变局。当企业因疫情防控而面临闭环管理与线上办公的情况下,数字化韧性就显得更为重要,它具体表现为用数字化能力去适应业务中断这类的突发情况,并且快速恢复经营生产,在变化中找寻新机遇的能力。

  据了解,在上海因封控而“停摆”的2个月里,盛趣游戏旗下的游戏一天都没有停止过研发和迭代的脚步,重点手游《庆余年》不仅在封控期间上线了,还在这2个月内完成了2个大版本的更新。经此一“疫”,盛趣游戏的数字化办公平台、快速切换的线上办公模式得到了实战锻炼,游戏公司的组织应变能力、抗压能力以及数字化韧性得到了充分体现。而锻造了“数字化韧性”的游戏企业,不仅坚定了未来数字化方向,还在繁杂和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寻找“确定”的底气和力量。(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