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虹梅新展《“艺脉相承”海上油画雕塑名家邀请展》亮相
2022年11月06日 19:38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6日电(郑莹莹)来自上海徐汇的消息,2022年“艺脉相承”海上油画雕塑名家邀请展5日在徐汇区虹梅路街道九点水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以“艺脉相承”为主题,体现“上海精神”、探索“中西融合”,邀请了35位上海油画雕塑名家参加,其中包括“30后”的张自申、章永浩;“40后”的李醉、方世聪、魏景山、夏葆元、徐芒耀、陈逸飞;“50后”的俞晓夫、贺寿昌、王申生、陈逸鸣、徐伟德、赵抗卫、陈燮君、黄阿忠、陈丹青、刘思、陆静波、姚尔畅、孙化一、颜冬麟、梁进青、黄世坚、张海平、姜建忠、朱刚、应小杰、杨冬白;以及“60后”的隋军、刘曼文、冯正安、殷雄、李前、翟勇等,参展作品共计70余件。本次展览由艺术家梁进青与上海九点水美术馆馆长陈君达联合策展。展览至2023年1月8日结束。

  ——时隔三年的“艺脉相承”

  “艺脉相承”主题展览2018年首次举办于上海吴昌硕纪念馆。吴昌硕先生所处的时代正是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时代,他把西方油画的色彩运用到了中国画中。而“艺脉相承”邀请展则是上海油画雕塑家们的一次追本溯源,表达了他们在艺术上一脉相承于吴昌硕先生,在创作中弘扬、探索海派文化的时代精神。

  2019年,“艺脉相承”主题展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举行。此后,疫情原因,中断了将近三年之久。

  2022年,在多方努力下,第三届“艺脉相承”主题展得以在上海九点水美术馆举行。作为展览出品人,九点水美术馆理事长、趣加互娱总裁陈玉林表示,此次展览力图在前两届的基础上,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全面提升,旨在传承和弘扬经典海派油画雕塑艺术,呈现海上油画雕塑发展传承的基本脉络和当下创作风貌。

  艺术家梁进青连续三届担纲“艺脉相承”展览策展人,对于推动展览进程赋予了极大的热情。他表示,希望“艺脉相承”能够成为上海的一个文化品牌,将海派艺术“一脉相承”地延续、呈现出来。

  ——“他俩”和“她仨”

  此次展览可以说是上海油画界的一次盛会,艺术家的年龄跨度从“30后”到“60后”。通过他们的作品,对于上海油画——尤其是海派具象写实油画的发展脉络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艺术家张自申、章永浩是参展艺术家中最为年长的两位。90岁高龄的张自申师从吴作人、艾中信,他的许多作品被收藏和陈列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中央民族博物馆和北京人民大会堂。此次参展的《春雨》《秋色》是他特意为“艺脉相承”新近创作的油画作品。策展人梁进青介绍:“老先生还为作品精挑细选了画框,可见他对这次展览的重视程度。”

  同样90岁高龄的章永浩,是一位雕塑大师。就是他,创作了矗立于外滩的《陈毅市长像》。这次参展的两件作品《太极》和《对歌》,创作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但从线条、构图来看,放在今天依然充满魅力。《对歌》还被放大安置于滴水湖畔,勾画出一幅悠然自得的美好画面。

  除了耄耋之年的“他俩”,还有“她仨”值得关注。这三位女性艺术家分别是刘思、刘曼文和冯正安。“她们三位的艺术之路可谓是‘殊途同归’。”

  刘思的作品《落叶》,用笔写实果断、画面细节生动;刘曼文的《园林》以宋画中绢的颜色作为底色,风格颇为写意;而冯正安的两幅作品都与上海有关。作为土生土长的青浦人,她笔下的青浦朱家角银装素裹,从用色到构图都显得清新脱俗。“虽然她们的经历不同,但都有一颗热爱画画、热爱生活,勇于表达的心。”展览策展人、九点水美术馆馆长陈君达表示:“她们坚持用油画语言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表现出来。”

  ——疫情下的创作抚慰人心

  虽受疫情所困,但艺术家的创作步伐从未停滞。他们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手中的画笔发掘着身边的美好,抚慰人心。

  上海的城市地标、网红打卡地都成了艺术家们精心创作的内容。艺术家夏葆元描绘了武康路上的老麦咖啡馆,俞晓夫记录了张园开放日的某个瞬间。陈燮君笔下的“浦江世博”、徐伟德笔下的“豫园”、朱刚笔下的“外滩”,还有应小杰笔下的“黄浦江”“苏州河”……上海,从这一幅幅油画中展现着她的深情、浪漫与多元。

  身边的亲友纷纷成为艺术家们笔下的主角。艺术家梁进青将大学生作为肖像创作的对象,以不同的风格语言表现着青春朝气;孙化一用现实的手法通过作品《剪指甲》《晚餐》传递着家的温暖。

  陈丹青的参展作品《女孩》,是一幅木板油画,创作于2021年。画中的女孩梳着高高的马尾辫,青春靓丽。据介绍,这位模特其实是陈丹青亲戚家的小孩。将亲友入画,在陈丹青过往的肖像作品中并不多见,这也是该幅作品首次公开亮相。

  要想了解这些艺术家的“庐山真面目”,那就来看看王申生的《访问列宾》。这幅作品是艺术家今年刚刚创作的,他幽默地将自己的画家好友画进了画中:访问列宾的那一位站在C位、身穿黑色风衣的正是艺术家夏葆元。

  除了创作内容的变化,艺术家对于自身的创作风格、艺术语言也是积极探索、求新、求变。雕塑家张海平在家中利用废铁焊接进行创作,对于肖像雕塑的结构、形态进行研究;画家陈逸鸣的最新作品《缘荫》《夏至》,画的依然是水乡,风格上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明亮的底色,刮擦的技法,让画面细腻、婉约,更具个性。(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郑莹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