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多领域多视角呈现中德人文交流硕果 《感知中德人文交流》在沪首发
2022年11月21日 13: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多领域多视角呈现中德人文交流硕果,《感知中德人文交流》首发。 同济大学出版社供图

  中新网上海11月21日电 (记者 许婧)一本多领域、多方位、多视角展现中德人文交流领域活动经验和项目成果的新书《感知中德人文交流》20日在上海首发。

  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感知中德人文交流》主编董琦介绍说,自2017年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建立以来,中德两国在加强人文交流研究,促进人文交流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2017年3月,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成立。同年,中心推出了“中德人文交流”文丛第一卷《为梦想插上友谊的翅膀——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文选》,2020年推出了文丛第二卷《镜头下的中德人文交流》,以系列文丛的方式记录与展示了中德两国在教育、文化、媒体、体育、青年等人文交流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

  “此次出版文丛第三卷《感知中德人文交流》,所收录的案例不仅创意灵动,新见迭出,而且形式多样,不拘一格。适逢中德建交50周年,此次新书发布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经验成果既是多年来致力于中德人文交流的单位及个人的积累与心血,也为未来的中德人文交流的深化与拓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董琦说。

《感知中德人文交流》新书发布会在沪举办。 同济大学出版社供图

  新书发布会上,同济大学副校长雷星晖在致辞中谈到,同济大学作为中国对德教育科技文化交流的窗口,与德国教育界、政界、经济界以及社会各界建立起了广泛和密切的关系,并不断因时代而发展,为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2021年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以“民心相通,行稳致远”为主题,面向中德两国开展中德人文交流案例的征集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各地区各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个人积极参与,共收入了41个典型的案例,总结分析成功经验,凝练创新模式,为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中德人文交流的内容作出了新的贡献。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人文交流与出国留学处二级调研员张静谈到,今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值此之际发布新书,承载了诸多中德交流机构和个人的智慧与心血,从不同角度为中德人文交流作出注解与诠释,对中德交流故事作出记录与剖析。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活动和项目,展示了一个个感人瞬间和成功事件,串联起中德人民交流的累累硕果,为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中德人文交流乃至中外人文交流内涵提供了借鉴。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机制工作二处处长陈滔伟表示,近年中德人文交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效显著。对今后的中德人文交流工作,他谈了三点体会:一是秉持人文交流理念,将人文交流与合作理念融入对外交往的各个领域、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二是深入推动人文交流研究;三是持续加强协作,形成共力。

  中国前驻德国大使、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在主旨演讲中说,中德人文交流是增进两国民众之间的了解、理解和友谊的桥梁纽带。中德两国秉承人文交流、合作共赢的思想,将人文交流理念融入到中德合作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教育、文化、媒体、体育、青年交流中集中的发力,积极地推动中德两国文化的交流与文明的互鉴,极大夯实了两国的社会民意基础,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他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同济大学和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为两国民众之间的理解、了解和友谊作出更大贡献。

  当天的新书发布会由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和同济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办的“法德关系与欧盟走向及其对中欧关系的影响”学术研讨会同日举办。(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