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名家打擂激发艺术创新力 “当代海派名家·双人展系列——张雷平、何曦”将展出
2022年11月24日 15:13   来源:中新网上海  
张雷平的纸本彩墨作品《晨曦》。
何曦的绢本水墨作品。
张雷平的纸本水墨作品《海礁》。
何曦的纸本水墨作品。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24日电(记者 许婧)《当代海派名家·双人展系列——张雷平、何曦》将于11月26日刘海粟美术馆开幕。

  展览由刘海粟美术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主办,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当代水墨艺术研究院承办,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出品人为鲍薇华、石墨,策展人为石墨,林明杰担任学术主持。展览将展至2022年12月18日。

  从2021年开始,当代海派名家双人展系列每年遴选两组水墨艺术家联袂展示他们的最新作品。系列展通过选送艺术家展现创新性的当代水墨最新作品,挖掘传统绘画的当代元素,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海派艺术家深厚底蕴与高水平继承创新能力,展示新时代风貌。

  刘海粟美术馆3、4号展厅内,将分别展出知名海派艺术家张雷平、何曦的二十幅余(组)画作,每一幅作品均为艺术家今年创作的新作。双人双展厅,两个风格鲜明的艺术家,都选送颠覆自己以往代表性风格技法的最新作品,在美术馆形成了不约而同的“礁石”与“海浪”的艺术对话。

  疫情期间,画家张雷平一个人在工作室在里待了两个多月。“艺术家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出好作品,所以我很珍惜这段时间。”

  有画笔为伴的她,将创作锁定在了之前较少触及的海礁。“多年前我画过海礁,我觉得海礁就是海里的山,苍茫粗粝,直面风雨,没有树木花草的陪伴,别有一种独立不拘的坚忍和倔强。而在这一特别时段,我不由自主地又画了一批海礁作品,尽情地抒发了海礁的傲岸、孤寂、独立,历经风吹雨打仍然屹立在那里。”

  这些年来,张雷平也一直致力于艺术突破之路。此前广为人们赞赏的红色芦苇,是张雷平在色彩、构图和题材上的成功探索。但她没有停留在人们的赞扬声中,继续以西部题材以及梯田题材系列,探索中国笔墨与西方构成的融合。

  海浪,是这次展出的几乎所有何曦作品的主题。“我想借海浪,完成内心视像的自传,也表达对人类命运的追问。”何曦说。

  此次展出的作品全是何曦这一年内创作的新作。这些作品以海浪为题材,何曦试图把海浪作为山水来研究,用传统的山水画技法来表现海浪瞬间凝固的庄严和巍峨。

  同样画海浪,在何曦的笔下,却依然有着很大的不同。“疫情把我这一年创作分为两段,前阶段注重海浪的山水画表现,理性安静。后阶段就是借描绘海浪抒发自己的情感,激情澎湃。”何曦坦言。

  张雷平和何曦展出的这批全新画作,让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当代水墨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林明杰惊喜不已。“画家几乎都有一个‘蜕变’之梦,张雷平在画室中‘闭关修炼’,居然奇迹般地实现了‘蜕变’。何曦的新作也难能可贵。近年世界性的疫情,激发了何曦内心无尽的悲悯,和对人类终极问题的思考。”

  本着挖掘“海派”当代性代表艺术家,促进海派美术重新焕发活力,进而推动上海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目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发挥高校美育教育优势,协同刘海粟美术馆策划了此次系列展览。

  和其它展览以艺术家为主导不同的是,当代海派名家·双人展系列以策展团队主导,并且对艺术家的入选标准以及参展作品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

  展览出品策展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当代水墨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石墨说:“策展团队提前深度介入,严格做好把关和引导工作。入选艺术家的名气,并不是系列展最先考虑的标准,作品才是第一位。首先,艺术家全部参展作品必须是为这个展览而全新创作,再有名的旧作也不行;其次,我们要求艺术家必须打破自身以往的创作惯性,尤其要剔除商业性创作的习惯或元素,创作真正具有学术价值、可以被博物馆收藏的作品。目前已经入选两届展览的四个艺术家,都很好地完成了策展团队和学术组织对他们的要求。”

  策展团队的这种“初心”,也贯穿在了展览的方方面面。作为当代海派名家·双人展系列的第二展,无论是张雷平还是何曦,都不约而同地选送了颠覆自己以往代表性风格技法的最新作品。双人双展这种“高手直面对决”的展陈形式,也进一步激发了艺术家们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路径的探索。(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