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迎新突破 专家呼吁让新药尽早惠及患者
2021年06月23日 10:02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6月23日电(汤彦俊)近日,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谈判药品的供应保障范围,并施行与医疗机构统一的支付政策,以满足谈判药品供应保障、临床使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

    《指导意见》中明确,对于临床价值高、患者急需、替代性不高的品种,要及时纳入“双通道”管理,这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类系统疾病,多发于30岁-60岁的女性群体中,不仅会导致患者关节变形,还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甚至致残致死。而且,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需要长期用药以维持病情稳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数据显示,类风湿关节炎全球发病率为0.5%-1%,中国大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0.42%,总患病人群约500万,男女患病比率约为1:4。随着病程延长,残疾及功能受限发生率升高。

    中国医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张晓教授指出:类风湿关节炎是大量的炎症因子适当而导致的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致残率高等特点。目前,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难以根治。早期诊断及规范治疗,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临床上常采用的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糖皮质激素类等。尽管治疗方法众多,但其在使用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长期治疗需求。近年来,JAK抑制剂的出现与应用,使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迎来新突破,也为广大患者带来新的选择。

    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分会会长、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陈国强教授介绍:JAK激酶是一个细胞内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可介导细胞因子产生信号,并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传递下去。而JAK抑制剂可选择性抑制JAK激酶,通过阻断JAK/STAT的通路,进而从源头上阻断类风湿关节炎的进展。

    目前,国内已有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JAK抑制剂获批上市。并且已被纳入2020年最新一轮国家医保目录,将于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

    张晓教授表示:相信随着2020国家医保目录的实施,将切实减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的经济负担,大大降低患者使用新药治疗的门槛。应尽快让JAK抑制剂新药进入医院并得到优先使用,让更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从中受益。

    与此同时,基于当前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现状,以及其对患者微观层面和国家宏观层面所带来的影响,张晓教授、陈国强教授认为,提升患者病情长期缓解率及相关药物经济学结局,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应扩大JAK抑制剂这类新药在临床上应用经验,同时尽快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提高患者对新药的可及性,帮助患者接受长期治疗,使得更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达标,使患者维持更高生活质量和工作就业能力。(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汤彦俊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