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上海这五年)数都上海:如何以数字力构建“韧性之城”?
2022年06月25日 14: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上海市杨浦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杨浦区供图

  中新网上海6月25日电 题:数都上海:如何以数字力构建“韧性之城”?

  作者 樊中华 高志苗

  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突袭,作为国际枢纽的上海,借力远程办公、无人工厂、线上论坛、网购、密接追踪、数字哨兵等数字技术,最大程度保证城市基础功能和经济功能运转不停滞,助力城市“疫”后加速复苏。

  台风“烟花”“灿都”等来袭之前,上海的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已开展24小时不间断监测,在统一的数据底图上,树木伏倒、小区积水、停电等突发事件实时预警、联动处置,筑起看不见的“结界”。

  近几年来,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其中,以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为指向,数字技术开始成为守护城市安全高效运转的重要力量。

  “城市是多样化人群聚居的载体,因此其安全治理往往是一个场景蕴含诸多细节,”曾主导台风停电事故响应方案设计的浦东城管执法局信息指挥中心应急科科长刘健平举例说,一次停电,涉及到绿化部门进行树冠修剪、城管局备案、居委会摸排辖区是否有24小时生命维护设备的使用者或养热带鱼的家庭、提前通知路边车辆腾位以便维修作业等诸多细节,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为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线上线下联勤联动机制提供了基础。

  事实上,在此番数字革命中,如何利用科技多元创新以守护城市安全,改变传统城市治理难题,是多方关注的重点。

  华为公司联合上港集团在全球港口首次将F5G技术应用在港口超远程控制作业场景,使百公里外的远程控制可做到“所见即所得”,提高了洋山港码头在恶劣天气等突发状况下的应急响应能力和连续作业能力;而在上海市城运中心的指导下,华为公司创新探索了城市最小管理单元场景,开创了一种通过数字孪生、融合实时动态数据的城市多元共治新模式。

  医疗保障是城市安全的“基本面”。当前,上海已实现了全市413家医疗卫生机构数字化转型全覆盖,数据的互通互认极大地缓解“挂号难、排队久、资源不均”等难题,让“医疗可及”再加速。

  在嘉定区,联影医疗打造的嘉定区域医学影像中心,由1家三甲医院、5家二级医院、17家社区级医院、2家云南青海县医院组成了三级诊断模式,不仅实现了远程诊断和会诊,更使社区医院申请影像诊断总量由前期的150人/天提升为450人/天,区中心医院诊断病例最多可达1600例/天,患者平均15分钟取到报告。

  “上海通过5G专网建设,释放了网络过载,让实时医疗信息和数据可以快速共享,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为病患带来更全面的治疗服务,促使医疗资源实现更大化的利用,也为智慧医疗带来新的机遇。”联影医疗方面表示。

  而在疫情波动之中,数字化转型也成为更多企业有力量“保护这座城市”的底气。

  本土零售巨头百联集团基于多年的数字化转型基础,将其遍布城市的两千余家门店“串联”成疫情中保供防疫的“民生之网”。“百联集团有强大的供货能力,但如果没有自研的数字化平台‘i百联’,疫情来袭时,我们就是想将生鲜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也有心无力。”百联全渠道总经理王晓琰说。

  在中立云计算企业UCloud优刻得创始人季昕华看来,随着城市数字化转型加速,韧性之城的更深层涵义在于数据安全,“未来城市的生活、生产、治理都有赖于此。”

  2021年,UCloud优刻得通过大数据平台安全屋为上海市民生项目“沪惠保”提供技术支持,获得780多万人投保,而由其提供底层服务的全国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截至目前已累计获得560亿次查询服务。

  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上海一网统管城市数字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指出,正式实施的《上海市数据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已为数据安全在底层划清了红线。

  而上海数字化治理的下一步,是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智能技术,结合人的智慧和经验,不断探索、强化“观管防”中的“预防”能力,治城市于“未病”,“让市民对城市管理‘无感’,只需感受‘岁月静好’,是数字化治理的最高水平。”郑磊说。(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