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松江“大泖蟹”逆势迎丰收 “五公四母”达七成
2024年10月24日 19:55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4日电(张践)10月23日,黄浦江大闸蟹正式开捕。经随机抽样及专家鉴定,“五公四母”的超大规格蟹比例达69%以上,预计亩产量为132.5公斤。松江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规格和产量均达到中华绒螯蟹“松江模式”池塘绿色养殖的历史最高水平。

图片来源:杜洋域
图片来源:杜洋域

  开捕前夕,来自农业农村部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市水产研究所和市农业农村委渔业管理处专家等汇聚松江。在一场中华绒螯蟹绿色养殖示范现场研讨会上,专家们将鱼跃水产今年为何“逆势取胜”作为典型案例予以研讨,并一致认为,要应对自然风险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还是要抓好种源和养殖管理的关键要义,扎实练好“内功”。

  两大秘诀助“大泖蟹”躲过“高温劫”

  近日,气温下降明显,黄浦江大闸蟹迎来了成熟高峰期。“一到傍晚,活跃上岸的250克以上的公蟹和200克以上的母蟹越来越多,今年极端高温天气持续,但还能长这么壮,存活率很高,完全超出了预期。”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顾怡说,眼下,仍是黄金育肥期,更多“大泖蟹”向着肥大、鲜甜、多油的品质和口感做“百米冲刺”,大闸蟹进食欢快,就能够对大丰收做出判断。

  农业农村部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王晓丹,是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营养饲料组团队成员。王晓丹在研讨会上提出,“育肥期吃得好,是应对恶劣天气的关键因素之一。今年高温天以来,我们对饲料配方作了提升,调整了蛋白和脂肪等含量配比,还加入了胆汁酸等促进消化吸收的营养素。”

  今夏,松江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连续28次对大闸蟹养殖塘的水温测数,印证了南方大范围持续性的异常高温。“池塘的最高水温是37.3℃,而适合大闸蟹发育的温度在25~30℃。”松江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江芝娟说,“比常规养殖超过了近10℃,我们比作是‘水煮蟹’,这就很容易带来脱壳推迟,存活率降低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极端天气,大泖基地却“逆势取胜”,专家们认为,其关键原因之一,在于坚持科学养殖理念上的精益求精。去年起,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松江综合试验站与大泖基地对可能产生的持续高温天气提前作出预判,先一步探索“高温水草+低温水草”复合型种植技术。

  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郎月林说,精种水草一直是黄浦江大闸蟹养殖“松江模式”的关键环节,但很难把握,需要下力气摸索改良。尤其是对于能抵御高温的轮叶黑藻和苦草等,种植大有学问。高温草的成功布局,为大闸蟹再造了一片遮阳避暑的“生态林”中心区,改善了水质,将池塘水温同期降低了约3℃,让大闸蟹成功“躲过一劫”。

  启动建设国内首个中华绒螯蟹“亲本”培育体系

  “一直以来,松江是上海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中的重要一极,在极端环境变化中稳产增产,这对种源创新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成辉说。

  “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我们实际上是以培育亲本的标准来生产商品蟹。”江芝娟说,鱼跃水产大泖基地被授牌为“中华绒螯蟹‘江海21’亲本培育基地”,每年为“江海21”的品种选育提供亲本。“在覆盖全市的‘江海21’良种选育中,70%的爸爸妈妈来自大泖基地。”

  以良法保良种,把种源创新落在蟹产业链上,始终是一个动态提升的过程。多年来,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松江综合试验站联合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共同推动“松江模式”升级,在带来市场效应、社会效应和品牌效应的同时,也助力“江海21”作为中华绒螯蟹的六大国家级良种之一,持续释放种源优势。

  江芝娟说,正是在松江目标为打造整体性亲本高质量培育与商品蟹高品质养成基地的过程中,团队又看到了从育种、育苗到养成环节,普遍存在全产业链建设缺失,“种”和“养”脱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选育效果;在亲本培育模式与技术方面,国内尚没有相关标准。

  今年,松江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共同参与《中华绒螯蟹亲本高质量培育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专项研究,力图对亲本高质量培育的放养、水草种养、营养强化等技术模式,及以育苗与养成效果评估等作深入系统研究,这也是在国内首次建立专门化中华绒螯蟹亲本高质量培育模式与技术体系。

  定“标准”开拓国内外市场

  与长三角总体养殖情势形成对比的是,大闸蟹市场的价格和需求变动。眼下,高端精品蟹价格正持续走高。除上海之外,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也对高端精品蟹表现出了较大的需求量。

  专家在研讨会上提出,“青背、白脐、金爪、黄毛”的大个头“江海21”新品种,在面向国内全产业链建设中有明显竞争力,也有很大的市场开拓空间。像黄浦江大闸蟹“松江模式”这样,能够应对气温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科学养殖模式,在市场推广中意义重大。

  产自鱼跃水产的黄浦江大闸蟹也持续出口国外市场,今年已是连续出口的第15年。松江海关对像大闸蟹这样的鲜活易腐农食产品要求严苛,定期严格开展安全风险监控和疫病检测等。负责“大泖蟹”出口代理的上海振楚特种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毛鑫志说:“15年来,鱼跃水产出口的大闸蟹在日韩、东南亚等地很受欢迎。眼下,正是黄浦江大闸蟹出口旺季,而大闸蟹对鲜活度要求高,出口时效很重要,松江海关专门开设了大闸蟹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帮助从源头把控品质的同时,积极畅通各个出口环节。”

  专家表示,松江从不局限于养好一塘蟹,近年来,“稀放蟹种、精种水草、优化饲料、立体增氧”的松江实践,持续迭代创新,力图形成面向全国的更高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具有松江特色的品质标准也正在形成,在产学研体系的密切协作下,向着“M7”七星级规格大闸蟹生产标准迈进。(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张践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