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7日电(谢梦圆)作为上海联通长三角、面向海内外的重要门户,上海长宁已成为上海市日本企业最集聚、日本友人居住最多的城区之一。日本驻沪总领事馆以及一批日本地方政府代表处、商协会机构在此云集,且日资企业数量在长宁外资企业中占了近四分之一,日资总部数量占了外资总部近一半。中日经贸合作正在长宁焕发勃勃生机,高效的沟通也频频展开。
6日,中日先进技术交流对接会在沪举行。活动以“绿色低碳·智慧健康:中日产业合作增长极培育与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日百余家中日企业代表参加。会议现场,专家学者、企业精英、产学研嘉宾代表围绕推动中日企业创新合作、低碳健康技术协同创新等进行主题分享和圆桌对话,并对2025年日本国际博览会开展了宣传推介。
近些年,一批促进中日商贸、产业、技术共同发展的高效沟通平台、合作交流窗口和信息资源枢纽在长宁成立。除了2021年成立的大虹桥中日企业交流发展联盟,另一亮眼成果就是中日会客厅。
据悉,该会客厅成立于2023年,由商务部投促局推动,获得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日本商工俱乐部、日中经济协会、中日数字总商会、上海长宁区、上海国贸等中日多方支持。
成立一年来,中日会客厅先后联合市区多个职能部门和单位,围绕中日贸易便利化、RCEP海关政策、日本企业项目合作交流展示、日资企业数据利用和跨境保护、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等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政企对接、企企交流,聚合力和影响力日渐凸显,吸引众多优秀日企落户长宁,并持续增强投资信心。如,住友电工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将注册资金由200万美元增加到2.5亿元人民币;宝可梦(上海)玩具有限公司将注册资金由1.2亿日元增加到17.2亿日元。

如今,绿色发展已成为各行业的关注焦点,在当天的活动上,中日与会嘉宾也纷纷谈及绿色低碳发展方式。长宁企业代表远景动力在现场分享了企业对于中日低碳健康技术协同创新方面的见解。远景是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公司,也是中日技术在数字和低碳领域融合的典型代表。据远景动力集团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明石宽之介绍,远景动力是全球首家实现运营碳中和的电池科技企业,他们拥有绿色的供应链生态,零碳技术赋能受到客户高度认可。
作为众多高端日企的承载地,近年来,长宁区也加快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大力促进生态环保政策同经济发展政策有机协同、深度融合,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具体而言,长宁启动了“东虹桥—绿色枢纽经济产业加速器”等项目,加快重点产业绿色转型,鼓励企业全面开展绿色化改造,支持龙头企业协同上下游共同减排,支持企业承担绿色低碳重大科技项目,助力企业开展绿色贸易和跨境绿色投资,更好地服务企业绿色发展,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上跑出加速度、提升竞争力、赢得新优势。
作为大虹桥中日企业交流发展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长宁北新泾街道聚焦建设“绿色低碳韧性社区”,开放场景,推进光伏建设、推动雨污混接普查整治工作,高标准建设“无废城市”,积极拓展生境花园发展形态。根据基层实践提出标准、编制规划,更好发挥场景应用的牵引带动作用,促进绿色技术转化和应用落地,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谢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