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上海大学“光影中国”探寻党史里的“中国面孔”
2021年03月05日 16:48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5日电 (郑宝  殷晓 许婧)3月3日晚,上海大学红色传承系列之“光影中国”新一课——“中国面孔”开讲。上海市“社科新人”奖获得者、曙光学者、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齐伟副教授,联袂上海电影学院教师、独立导演柴健讲述了那些新中国成立以来银幕上呈现的大时代里“小人物”形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电影人努力用光影镜头记录党领导下的各条战线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奋斗者“中国面孔”永远镌刻在大家脑海。他们中有奋战在生产一线的工人;脚踩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负重前行、保家卫国的军人;国士无双、风骨流芳的知识分子;诚实守信、守法经营的企业家;突破极限、为国争光的运动员……是他们,用平凡而伟大的行动谱写中国故事与铸就中国精神。齐伟老师分别分享了具有代表性的六类面孔及其在光影当中的呈现。

  从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大李小李和老李》到中国艺术性纪录片的代表作之一《黄宝妹》,再到新时期的四化建设者《逆光》《二十年后再相会》等。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的工人深陷困顿,但影片依然着力带领我们触碰他们藏在内心深处的纯真与善良。《快乐的单身汉》则是把镜头对准打铁工人生活的每个角落,表现出在四化建设中一代青年工人的精神风貌。阵痛、怀旧与再出发成为了新世纪的工人群像。《三峡好人》呈现出的忠厚、老实、执着是其表面特征,而道德与良知才是工人身份的底色。《钢的琴》体现了面对改革带来的转型,工人们依旧拥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从《白毛女》《李双双》到《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再到《黄土地》和体现新时代精准扶贫的《十八洞村》,中国银幕上的“农民面孔”存在着对“家”与“土地”的强调与迷恋,这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延续。然而,新时代下农民逐渐抛弃旧观念,转身拥抱科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亮丽风景。

  从乡村教师《美丽的大脚》到国家工程师《我和我的祖国》,无论是身处教学一线的人民教师,还是某一领域的学术专家,在中国银幕中,“知识分子面孔”意味着知识的延续与领域的延展,是实现“中国梦”创新中国的不可或缺者。

  柴健导演结合参与《我和我的祖国》的拍摄经历,分享了个体与国家之间何以共鸣同构。影片呈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的七大高光时刻,高光时刻下七组“小人物”的历史瞬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的伟大,离不开她的人民。在中国电影中,越来越多的作品将镜头对准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他们的面孔也许并不是那么俊美,他们的故事也许微不足道,但是平凡的他们却自带光环。正是这些千千万万个普通中国人的面孔和故事,铸就了我们民族和国家一个又一个的高光时刻……

  课堂上,师生互动贯穿始终。上海市思政课“顾晓英工作室”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顾晓英教授表示,有思考、有点亮、有彼此激发思维的课堂才是好课堂。“光影中国”即将收尾,学生在课堂内外、镜头中深度体验,通过光影载体,熟悉大时代与小人物的互动,这是上海大学“红色传承”系列课程的设计初衷,用学术讲好党史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有利于深植红色基因,让党史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