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股市热潮暗藏诈骗风险,静安警方及时止损12万
2024年11月01日 10:34   来源:中新网上海  
股市热潮暗藏诈骗风险,静安警方及时止损12万。静安公安供图
股市热潮暗藏诈骗风险,静安警方及时止损12万。静安公安供图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1日电(记者 殷立勤)随着股市大热,众多新、老股民都按捺不住,跃跃欲试地准备入场投资。然而,在炒股热潮的背后,却潜藏着一些不法分子,他们以“炒股”为噱头实施诈骗活动。近日,静安警方与银行紧密协作,成功拦截了一起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诈骗分子以炒股为名,虚构所谓涨停板信息,还伪造了炒股网站。所幸警方与银行的及时发现并拦截,为当事人成功止损12万元。

  10月18日13时许,一位老年客户来到共和新地区某银行网点咨询汇款业务,打算转账12万元。据一名银行工作人员介绍,这位老人声称已经把钱款转至证券活期存折,目的是用于炒股,但她在为老人办理转账手续的过程中留意到,老人这笔钱的接收方是一个陌生的个人账户,怀疑老人可能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于是迅速将这一情况通报给了属地派出所。

  静安公安分局共和新路派出所掌握该情况后,立即安排专职反诈民警赶赴现场进行处置。民警到场后确认发现,当事人用来投资的所谓证券公司页面,压根就不是正规的证券交易操作页面,且用户一旦登录,主页画面竟然会自动跳转到客服对话栏,开始引导其如何“投资炒股”。

  据当事人讲述,为了购买“朋友”推荐的牛股,他此前专门开通了该平台的账户,但经过核实,该账户并非正规证券交易账户,其中,也不存在证券三方转账以及正规证券账户信息。

  经查,当事人口中的这位朋友实际上是他在加入“炒股群”之后结识的“炒股老师”,他在对方的花言巧语以及伪造网站的双重诱骗下已然深陷其中,存在潜在被骗风险。

  在民警的耐心劝说下,当事人决定再次仔细检查自己准备“投资”的账户,并且配合民警当场核实“老师”的身份。警方趁热打铁,当场为当事人介绍起同类型诈骗案例以及作案手法,帮助当事人识别骗局。为避免当事人后续再次上当受骗,民警随后还帮其清除了涉诈软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推送多部反诈短视频,这一系列举措也得到了市民的肯定。(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殷立勤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