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12月5日电(记者 李姝徵)听信“好友”理财建议,线下交金充值只为多获收益,却不料落入电信网络诈骗陷阱。日前,上海警方闻警即动,在接到受骗市民报案后仅14小时,即将为境外电信网络诈骗集团“线下取金”的犯罪嫌疑人滕某抓获,并循线追踪将该团伙另两名嫌疑人先后抓捕归案,当场截获66万元被骗钱款。
10月19日,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接到市民苗女士报案称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据她陈述,9月7日有一名陌生男子添加了她的微信,聊了一段时间后,二人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9月24日,男子向苗女士介绍了一款“期货理财”产品,其中“仅需一个月,投资能翻倍”的宣传让苗女士心动不已,而网站显示的“上海期货交易所”等字样进一步打消了她的顾虑。男子还表示,相较于银行卡转账,在线下将现金交给“平台专员”的形式,可以多算5%的收益。深信不疑的苗女士随后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多次将现金交了给自称“平台专员”的男子。
10月17日,苗女士发现“投资账户”余额果然翻倍了,于是首次尝试在网站提取收益,却被客服告知需要“交税”,苗女士照办后,又被提示银行卡输入错误,需再交30万元“解冻”账号,此时苗女士才意识到可能被骗,遂向警方报案。
接报后,闵行警方高度重视,很快锁定了与苗女士见面取款时嫌疑人使用的车辆。10月19日下午,民警在浦东截获涉案车辆并抓获专门为取款人员驾车的犯罪嫌疑人滕某,在车内发现了另案被害人鞠女士刚被取走的36万元现金。与此同时,民警还发现滕某根据电诈分子指令正准备去接应取款人员,遂顺藤摸瓜将嫌疑人许某抓获,并截获另案被害人王女士的30万元被骗款。10月24日,警方又在福建抓获另一名取款人员陈某。
据到案嫌疑人交代,他们均是通过网络与境外电信网络诈骗集团联系,扮演所谓“平台专员”至指定地点与被害人交易,从中非法获利数万元。目前,犯罪嫌疑人许某、陈某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已被闵行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滕某被闵行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在公安机关和相关行政监管部门的持续打击整治下,传统的收购租赁银行卡进行线上转账、组织固定人员线下取款的资金转移方式已经越来越困难,电诈分子开始利用专人、快递、网约车等形式“点对点”接送被骗钱款或黄金。今年以来,闵行警方针对“线下取金”案件中“银行取现、金店购金、网约车投送”三个共性点,以当场抓获、及时拦截、联合劝阻等方式查获“线下取金”类案件25起,直接挽损222.7万元。
一是紧盯网点取现。闵行警方对全区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开展培训,要求及时上报可疑取现情况,配合警方共同开展劝阻工作。
11月4日,警方接银行上报一老人预约取现60余万元,但用途不明。期间,他一直通过手机在与其他人联系,柜员遂怀疑老人被骗。民警立即开展上门劝阻,发现老人在网上搭识一名“投资大师”,被诱导后在虚假投资平台投资股票。客服让其采用现金方式进行充值,可多返利5%。后经过民警的耐心劝说,老人意识到被骗,未受损失。
二是联动各大金店。闵行警方将辖区金店纳入“平安联盟”建设,培训从业人员警惕可疑购金行为,及时向警方提供相关线索,做到“事前早预警,事后快拦截”。
10月17日,戴先生在闵行一金店购买了价值47000元的黄金首饰,称要送给在外地的母亲。购物过程中,戴先生未挑选款式,只是不断催促购买同等价值的黄金和一个快递箱。销售人员发现这些举动与民警培训时介绍的诈骗情形高度相符,遂向新虹派出所反映。民警很快找到戴先生,经过释法说理和反诈宣传,他意识到自己遇到了“刷单类”诈骗。警方同步开展拦截,成功追回了黄金。
三是落实平台反诈合作。闵行警方依托“警企协作”机制,不断加强与快递公司、网约车平台的合作,畅通联动联处渠道,截断线下“运输链”。
近日,新虹派出所在侦办一起“线下取金”案件时,发现被害人王某已将66.3克黄金交由网约车运至江苏千灯,民警即通过平台联系到司机吴师傅,成功阻断黄金流入到犯罪分子手中,这也是闵行警方依托网约车平台“警企协作”机制截获的第3笔黄金。(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姝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