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静安法院发布金融审判司法大数据报告:十年共受理金融案件超28万件
2024年12月19日 21:19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2月19日电(记者 李姝徵)12月17日下午,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14年-2024年金融审判司法大数据报告。大数据报告显示,2014年6月至2024年5月,近10年间,静安区人民法院共受理金融案件285133件,审结284075件。案件数量总体呈逐年平稳递增态势,审判效率稳步提升,年度收结比基本稳定在98%以上。

  从案件标的额看,10年间,金融案件标的额约607.58亿元,超千万大标的案件共710件,平均每年处理大标的案件70余件,呈逐年递增态势。

  从案件类型分布看,10年间,金融案件收案占比较高的类型为信用卡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分别为149364件、97637件和25084件。

  据静安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傅朱钢介绍,从案件标的额看,10年间,金融案件标的额约607.58亿元,超千万大标的案件共710件,平均每年处理大标的案件70余件,呈逐年递增态势。从案件类型分布看,10年间,金融案件收案占比较高的类型为信用卡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分别为149364件、97637件和25084件。从审判质效看,历年服判息诉率维持在98%以上,平均调撤率为22.14%。随着繁简分流制度的落实以及“并案审理”审判模式改革的成功推进,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为28天左右。

  大数据报告还具体分析了10年间多发性金融案件成因及特点,并针对金融案件突出同质性问题及新趋势,对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行业协会及监管部门分别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报告还梳理了2014年以来金融审判典型案例。比如,在一起互联网贷款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原告某金融机构因借款人贷款逾期未归还诉至法院。审理中,因涉及互联网贷款签约,但原告却无法提供借款人提款流程页面,亦无法提供借款利率系双方合意达成的核心电子证据。为规范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并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法院最终按照双方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本案的贷款利率后作出裁判。本案在数字化金融领域树立了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市场规则,保护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姝徵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