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8日电(记者 殷立勤)3月5日早晨9点,静安区云和花园社区中心广场已支起十几顶红帐篷。曹家渡派出所民警毕天齐将一摞摞安防宣传资料整齐地堆放在展台前,身旁“学雷锋·公益集市”活动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而在几公里外的芷江西路派出所,社区民警姜寿坤和文职辅警巩振超,刚刚上门为辖区内一名残疾居民办理完身份证换证业务,准备去往下一户人家。
将“平安”送入千家万户
“同学们注意,火灾逃生时湿毛巾要对折三次形成8层才能有效过滤浓烟。”3月5日上午,静安区风华中学的操场上,彭浦镇派出所民警韩春伟手持扩音器,目光扫过列队整齐的300余名师生。随着尖锐的哨声划破长空,教学楼瞬间腾起橙色烟雾。学生们猫着腰,用校服袖口紧捂口鼻,跟着班主任从三楼快速撤离。当看到消防员演示油锅起火时如何用锅盖斜45度角覆盖灭火,同学们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叹。这场持续2小时的沉浸式演练,让消防知识化作肌肉记忆。
下午2点的姚西社区老年活动中心里,青年民警周世奇的展台前围满银发居民。“阿姨您看,这种‘孙子出事’的诈骗短信,骗子专门挑周三上午发送,因为这时候子女都在上班。”周世奇指着手机屏幕上一条“医院抢救急需转账”的信息,顺势教会老人设置来电预警。和他一起参加“学雷锋・关爱夕阳红”活动的捷强集团工作人员表示,此次“警企联动”共计走访慰问了小区里的 30 余户孤寡老人,同时也呼吁更多的社会企业一同参与,把关爱与安全送进了千家万户。
“为人民服务”依旧是关键词
“手指按这里不动,对,保持3秒.。。”在静安出入境大厅,民警严倩蓉半跪在轮椅旁,帮82岁的王凤英老人完成指纹录入。这支由6名警花组成的“帮办服务队”,日均一对一指导操作超200次。而出入境大厅的服务台上,还备着老花镜、放大镜和润喉糖,智能签注机旁的温馨提示卡印着多国语言。看着10分钟就办好的签证,王阿姨攥着民警的手感慨:“上次办证还是闺女陪着的,现在这些警丫头比亲闺女还耐心。”
夜幕降临时,江宁路派出所民警周雅萍轻轻叩开高龄老人胡阿婆的家门,老人颤巍巍拉开防盗链,餐桌上整齐摆放着降压药盒和速效救心丸——这是民警与社区卫生中心联合设计的“生命体征监护套餐”。周雅萍每月定期来更换智能手环的电池,顺便教老人使用带SOS键的遥控器。当阿婆展示手机相册里刚学会的短视频剪辑时,警民的笑声溢出窗外,融化了春夜的寒意。
这些场景构成静安公安为民服务的日常图景。从“红心为民服务队”十年如一日结对孤老,到“反诈微查询”小程序累计识别非法链接1.2万条;从出入境大厅增设无障碍坡道,到社区民警推动“进圈入群”线上讲防范,雷锋精神已化作数百项可量化、可追溯的民生服务指标。正如退休民警赵国庆在社区义务理发时所言:“为民服务不是三月来四月走的季风,而是警徽里永不褪色的光芒。”(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殷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