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11日电(许婧)4月8日至10日,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系列巡讲活动在上海财经大学鸣锣开讲。来自司法实务、法学理论等领域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与上财师生因“法”结缘、同堂上课,展开一场司法实务与学术的碰撞与对话。
4月8日下午,系列巡讲在上海财经大学武川路校区创业中心一楼报告厅揭开序幕。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刘元春说,在数字经济浪潮奔涌、金融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法治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上海财经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法治素养的复合型卓越财经人才,希望上财学子在新时代既要做市场经济的弄潮儿,也要做法治社会的建设者;也期待校院双方以此次巡讲为契机,推动合作迈上新台阶。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理秋介绍“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系列巡讲”项目和巡讲专家。
作为本次系列巡讲活动授课的实务专家,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一级高级法官吴金水,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高级法官方正杰,上海金融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二级高级法官符望,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三级高级法官李长坤出席活动。
现场,王理秋、刘元春共同启动“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上海财经大学站巡讲”活动,为各方进一步深度推进院校合作新模式、健全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开启新序章。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教育历史悠久,法学院以培养具有财经底蕴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与具有法律素养的高素质财经人才,以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比较法人才为目标。多年来,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与上海市各级人民法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活动,在人员交流、人才培养、法学研究和司法实务交流等方面持续深入合作。本次巡讲活动更是让司法实务的“活水”注入财经教育的“沃土”的重要探索,为财经人才培养提供法律实务的养分,更为同学们搭建起“经世济民”与“明法笃行”的融合平台。
启动活动后,4位实务专家结合各自擅长的专业领域和审判实践经验,为师生们带来凝聚审判经验与智慧的主题讲座,让理论与实务实现“双向奔赴”。
实务专家通过一则则生动的案例、一层层抽次剥茧的观点阐释,为在场听众呈现了一场丰富而又生动的授课。同学们踊跃提问、气氛热烈,实务专家结合自身经验,一一给予细致解答。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23级本科生许萌萌表示,非常荣幸聆听吴金水院长关于国际商事法庭建设的讲解。讲座不仅开阔了自己对全球司法格局的视野,也让人深刻感受到中国国际商事法庭从“破局者”到“布局者”的跨越。“制度探索与创新”不只是上海国际商事法庭的实践的关键,也成为青年法律人应当关注和投身的时代课题。“我希望未来能够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中国司法的全球表达中,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拓宽专业边界,助力中国在全球商事治理中从‘参与者’迈向‘引领者’。”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24级法律硕士(非法学)林俊州说,本次讲座,方院长从全国性的司法治理,特别是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在农业植保低空经济领域成熟的司法实践经验出发,深入透彻地分析了低空经济领域司法治理的困点难点,带大家从司法角度一窥这个场景广泛、产业链长和辐射带动效应显著的新兴产业。讲座深入剖析了低空经济领域的司法解决路径,从多学科视角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阐释。这不仅充分彰显了公平价值在司法实践中的深度运用,更引导大家积极拥抱科学知识,培养科技中立的法感。同时,讲座强调了夯实学科基础、提高跨学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促使大家梳理知识体系链条,将司法实践与课堂所学知识紧密结合,形成完整闭环。
“讲座让我充分意识到金融司法在引导市场秩序、防控系统性风险中的重要作用。”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24级本科生杨小枢说,听了符望专委关于《金融市场与金融司法的互动与思考》的精彩讲座,让自己对金融法治的前沿动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上海金融法院在“司法与市场协同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也为青年法律学子指明了专业深耕的方向。“我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提升金融法律素养,未来在完善金融法治体系、增强中国金融司法国际影响力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23级本科生张雅思说,李长坤法官的讲座不仅拓宽了自己对刑事证据体系的理解,也认识到金融监管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复杂性。“通过李长坤法官的讲解,我了解到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虽具一定证据效力,但需经司法机关实质审查,确保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证据‘三性’。希望未来的工作中,我也能参与到金融犯罪司法实践的探索,深入了解证据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