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守护孩子“钱”程路 警民携手助成长
2025年08月26日 15:39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26日电(李姝徵 赵隽)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移动支付已经深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然而,这种“无现金”的便捷模式也成为了未成年人手中的“潘多拉魔盒”。近期,浦东警方接连处置了多起未成年人网络消费求助,青年民警们化身“大哥哥”和“大姐姐”,用耐心和智慧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虚拟交易中隐藏的“真实陷阱”

  “警察同志,我女儿好像被骗了……”7月17日晚,潍坊新村派出所接到居民施女士的报警求助,称11岁的女儿小彤在网上进行游戏账号交易时被骗。

  原来,小彤为了赚取零花钱,在网上发布了出售游戏账号的帖子。不多时,便有一名“买家”联系上了她,对方显得很“专业”,还特意邀请了一名“第三方见证人”来保障“交易安全”。按照“见证人”的指导,小彤在京东平台上购买了一张200元的消费卡作为“保证金”。结果没等账号交易结束,对方就利用屏幕共享套取了消费卡的卡密,将卡里的200元钱款卷走“跑路”了。

  派出所青年民警曹昕晨立即拨通了京东客服电话说明情况,客服也表示会配合民警冻结该消费卡。幸运的是,骗子还没来得及使用,200元的消费卡成功被冻结。很快,在多方努力协调下,这笔资金顺利返还给了小彤,成功挽回了损失。

  二次元“谷子”背后的成长烦恼

  “小何啊,这‘谷子’到底是什么意思?”7月29日下午,浦兴路派出所的一名老同志向青年民警何一灵表达了发自内心的疑问。原来,这名老同志在社区走访时,接到了居民洪女士的求助,称12岁的女儿小莉沉迷二次元文化,多次借用手机以正常网购为由,偷偷“夹带私货”从其他二次元爱好者手中购买了大量“谷子”,短短半年时间就已经花费达9万余元,花销无度的问题让家长十分困扰。

  听闻该情况后,青年民警何一灵深知该问题的棘手之处。所谓“谷子”,是二次元圈内对周边产品的昵称,而此类产品往往具有强烈的个人喜好色彩,在圈内人士之间的交易更像是“以物易情”,事后再想要退货退款十分困难。

  于是何一灵化身“知心大姐姐”,主动前往洪女士家中,坐下来与小莉进行深入交流。沟通中,小莉逐渐敞开心扉,主动向“小何姐姐”吐露了心声:原来她刚刚升入初中,学习节奏发生了变化,成绩出现明显退步。面对学习压力和人际困扰,购买喜爱的“谷子”就成了她缓解情绪的唯一出口。了解到症结所在,何一灵开始对小莉进行心理疏导。她告诉她,喜欢二次元文化本身并没有错,但也要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采取更加合理的方式去排解压力。同时,何一灵建议洪女士多关注女儿的情感需求,用陪伴和理解代替单纯的物质满足。

  经过一个多月的跟踪回访,小莉不仅不再沉迷于购买“谷子”,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改善。

  游戏“氪金”充值下的“无底洞”

  无独有偶,8月9日上午,芦潮港派出所也接到了来自居民毛女士的一起类似求助,她年仅12岁的儿子小顺竟然在游戏里“氪金”超过2万元。

  原来,毛女士平日里忙于工作,疏于关心儿子小顺。为了让孩子“安静”一会儿,她总是将自己的手机递过去,让他一个人玩。殊不知,这部普通的电子设备逐渐成了孩子的“电子保姆”,而小顺也在游戏世界里越陷越深。为了能够在游戏里赢过其他人,小顺趁着毛女士付款时偷偷记下了支付密码,钻入了游戏充值的“无底洞”。随着在虚拟世界里的消费如同滚雪球般越来越大,直到银行卡余额不足的提示短信发送到手机上,毛女士这才意识到闯祸了。

  了解到具体情况后,青年民警曹雨沁一边耐心地协助毛女士联系游戏客服,提供了未成年消费的相关证明材料,一边和小顺开展交流谈心。经过多轮沟通,最终成功退回了1.2万余元的充值金额。小顺也答应今后再也不会做出胡乱“氪金”的行为。

  警方提示:请广大家长务必加强对孩子网络消费行为的监管,谨防支付密码泄露,开启消费提醒功能并定期查看账单。同时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