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4日电(记者 许婧)上海社会科学院屠启宇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新作《丝路城市2.0——“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城市网络与中国“走出去”战略支点布局》23日首发,献礼“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
《丝路城市2.0》全面采取中观维度研究“一带一路”共建中战略支点城市、主要经济走廊以及丝路城市网络的识别、评价与培育。创新性地提出进入“工笔画”阶段的“一带一路”建设,应推动工作重心从“优选战略支点国家”向“精选战略支点城市”转变的新思维。
《丝路城市2.0》对“一带一路”共建138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和城市间陆海空国际联系格局进行整体分析;对350个国际城市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从中识别出65个战略支点城市,并进行年度跟踪更新,推荐将其作为中国开展对外城市合作的优先对象;基于战略支点城市分布情况,对“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的建设成熟度予以鉴别,围绕共建国际空间战略协同及中国城市群对接六大经济走廊建设提出工作思路;从提升“一带一路”主要经济走廊和新兴战略通道的支撑能力出发,识别出15个新兴战略支点城市,推荐将其作为主要培育孵化对象;提出以上海、香港、新加坡等沿线主要国际大都市为枢纽,画好“一带一路”工笔画的操作性策略。
该书建议以上海、香港、新加坡为先导战略支点城市,率先发挥这三大支点的服务枢纽和支撑平台作用,通过聚焦为丝路沿线主要城市提供服务和支撑,面向丝路沿线城市的“全链条”式城市综合服务供给、以跨境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带动经济走廊和城市走廊崛起、推动中国模式与中国经验在沿线城市的复制与输出、以友城结好为纽带促进支点城市与沿线城市的交流合作、依托支点城市培育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群和都市圈等路径,助推丝路城市网络的构建与塑造,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首发式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宣传部协办。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屠启宇研究员主持,刘玉博助理研究员、苏宁副研究员分别就“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的识别与发展、“一带一路”新兴战略支点培育为题,作主旨报告。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年学术交流中心主任李健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全球城市研究院张凡副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杨传开副研究员,以及陈晨助理研究员、樊豪斌助理研究员围绕“从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展望‘一带一路’共建的下一个十年”展开讨论,积极谏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