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12月7日电(许婧)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2日举办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交流会暨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集体备课会。
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学)负责人、教务部副部长顾晓英,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邓志勇,副院长戴朝晖,王骞副教授,英语系系主任张建琴,副主任李晓媛,日语系系主任王颀,法语系系主任向维维出席。
顾晓英宣布上海大学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戴朝晖工作室成立。副院长戴朝晖作为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发言,他简要回顾了近三年来外国语学院在课程思政工作方面取得的进展,重点介绍了名师工作室的建设目标和近期规划。
王骞副教授分享了自己参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学习经验和体会。她感谢顾晓英老师一直以来的指导和督促,自己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得到成长,获得市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王老师指出,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从最初的人无我有,到今天的人有我精,上海大学始终是领先一步的,下一步自己将继续努力探索,积极融入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团队建设,为成功推进“三进”工作作出应有贡献。
张建琴老师、王颀老师和向维维老师分别就英语系、日语系和法语系的 “三进”工作作了学期总结汇报。
张老师指出,英语系的“三进”工作很早就开始筹备。八月初,英语系老师参加培训,召开“三进”工作推进会议,确定“三进”工作融入方案:以学生培养为中心,以课程思政为抓手,以有机融入为路径;确定融入课程,开展教学研讨,落实实施保障,设计实践方案。九月,开设了课程思政公开课,获得了好评。汇报中,张老师针对英语系各大专业课程在融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
日语系王硕副主任交流了日语系“三进”工作情况,日语系采取新老教材融合的教学方式,并加大考评中平时成绩的比重,鼓励学生加强平时的学习、参与和表达。研究生教学方面,王颀老师表示接下来可以向外校取经,继续把工作做好。
法语系副主任向维维老师指出,法语系作为新设立的院系,在“三进”工作通于谋划,走在前列。通过课程思政公开课、教学研讨会、教师个人学习培训等一系列方式加快落实,力争尽快由理论转向实践,由消化学习转向教学交流。
顾晓英期待外语学院善于借“东风”,发动教师自觉学习,主动对标,在全面把握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守正创新推动“三进”工作迈上新台阶,精准有效推进课程思政。期待戴朝晖工作室能带头走在前、做表率、当先锋,真正把“三进”工作开展落实到位,锻炼队伍,开花结果。
本次会议以学院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成立为契机,充分讨论了各专业在“三进”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解决方案,为将来外语学院课程思政和“三进”工作奠定的扎实的基础。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