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2月4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4日获悉,人工智能与分子科学的结合取得重要进展,华东师范大学发布了ChemGPT1.0。研发团队负责人何晓3日对记者介绍,ChemGPT1.0是一个集成了先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化学合成工具。
2021年,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分子智造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由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建了联合研发团队,开展AI4ChemicalScience的探索,致力于人工智能驱动的化学研究,将机器学习技术与化学合成相结合,以提高合成的效率和精度。
在2023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上海)分子科学与生命健康论坛上,记者了解到,两年来,研究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化学性质数据库、创新性引入物理描述符等,成功构建了ChemGPT1.0,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分子智造提供了新工具。
据何晓介绍,ChemGPT1.0具有三大亮点:高质量化学对话数据集的构建、化合物逆合成数据库的创建、对话模型和逆合成模型的创新改进。他解释,ChemGPT1.0整合了超过39万条高质量对话数据,包括734种化学性质问答类数据、11679种科学类(含化学)问答类数据、658种化学类问答类数据以及超过一万条百科词条,转化成了超过207万条问题数据集。这为全面、准确地完成化学知识问答提供了强大支撑。
何晓指出,针对化合物逆合成的难题,团队通过数据拼接、叠加、加权和合成方式筛选,构建了一个全新的逆合成数据库。该数据库规模宏大,提高了模型的鲁棒性和反应性,提升了准确性和可靠性。据了解,通过多模型多模块融合技术的实施, ChemGPT1.0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就能支持化学专业知识、化学逆合成、生物医药以及通用领域的知识问答。此外,ChemGPT1.0还支持自动上网查资料,帮助模型返回高质量的实时回答并具备绘画功能。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此基础上,研发团队成功完成了自动化学合成反应技术体系的整体构建和框架设计。何晓说,由AI化学家——“小华”驱动的微缩合成工厂,实现了化合物的自动化合成,为化学合成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展示了人工智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巨大潜力。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施国跃表示,ChemGPT1.0是华东师范大学在AI4Science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研发团队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提升拓展功能,助推上海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重点领域加速向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迈进。(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