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上海交大医学院“杏林奖”十载芳华 杏林满春
2024年09月11日 08:57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11日电(记者陈静)记者11日获悉,在第四十个教师节之际,2024年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药杏林育才奖”(以下简称“杏林奖”)评选结果“出炉”。

  让有才者有所得,才能真正激励人才、用好人才。医学院坚持人才是立院之本、强院之基,在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构建极具创新性和包容性的人才培养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活力,以“杏林奖”为代表的荣誉激励举措为中青年人才搭台子、引路子,推进一流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打造“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的全球性高峰人才集聚地。

  “杏林奖”由企业捐资于2014年设立,用于激励医学院系统45岁以下,长期奋战在教学工作岗位,在教育和科研、医疗等方面协同发展且取得显著成绩,并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有突出贡献或感人事迹的一线教师。十年来,共有100位教育科研医疗方面的突出人才获此殊荣。他们深深扎根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等工作一线,以“杏林奖”为新起点,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各个战线发光发热,成为医学院教书育人的一面旗帜。校企携手十年磨剑,鼓舞青年人才砥砺前行,充分展现了校企携手产学研合作的优秀成果,为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015年“杏林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卜军教授从事心血管病领域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作为一名临床医学科学家,卜军针对缺血性心血管病早诊早治的瓶颈难题,开展缺血性心血管病预防与早期诊治的系列研究,取得了系列基础理论与临床转化的原创性成果,建设了心血管交叉创新团队和一流学科平台。

  2017年“杏林奖”获得者、附属九院眼科周慧芳带领的九院眼科甲状腺眼病团队长期致力于此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针对该疾病早期诊断困难、缺乏对因治疗、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三大临床难题,带来了有效解决方案。

  2019年“杏林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医师谢静远以慢性肾脏病(CKD)遗传机制为切入点,紧扣临床需求,致力于转化医学研究,近年来取得成果包括定位CKD新致病基因,探讨CKD发病新机制,建立系列CKD诊断、预后评价及治疗新技术,对推动我国CKD基础和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杏林奖”获奖者已经成为医学院创新策源人才的“孵化器”和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叶晓峰、王红霞等六人在此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李春燕老师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支持。刘培峰等六人获国家级杰出和青年人才项目称号,毕宇芳、赵维莅、卜军和岳冰等成为医院管理者。臧潞等7人获上海市级人才荣誉称号。这些“杏林奖”获奖者持续发力、不懈奋斗,已经逐步成长为推动医学院“双一流”建设的中流砥柱,这批奔涌的“后浪”正处于创新创造力的高峰期,是医学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在健康中国建设的蓝图中为医学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年砥砺,“杏林奖”持续强化教师教书育人初心,挖掘和培养出一个又一个优秀的教育教学人才,让杏林薪火传承有序,生生不息。为不断提高育人质量,医学院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师资队伍,特别重视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多层次培养和激励。“杏林奖”不仅是对获奖教师既往辛勤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教育事业的激励。十年来,它见证了百位教师的辛勤耕耘和卓越成就,他们以杏林奖为荣,更以杏林奖为动力,不断追求教育教学的卓越与创新。

  2016年“杏林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童雪梅老师从小就有一个教师梦。她说:“在我求学过程中,包括院士在内的每一任导师都对教学兢兢业业、充满热情。”当教育育人的使命传承到童雪梅身上时,她同样如此。在教学过程中,童老师最在乎的是学生的反馈。对课后学生反馈有难度的知识点,下次上课的时候,她还会仔细讲解;有些学生的提问,她一时半会儿答不上来。课后,她会认真查阅资料,和其他教师充分讨论之后,再回答学生。她总是把医学科研最前沿的观点带到课堂上,吸引学生去参与和讨论,引发他们对科研的探究热情和兴趣。

  在教学中,2023年“杏林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刘坤老师力争做好每个学生科研道路的“引路人”。学生碰到问题,可以随时发消息和他讨论。同时,学生们对一些问题的见解也为他的科研团队提供新的思考角度。刘坤认为,硕博研究生之间的合理搭配,逐渐形成了“传、帮、带”的团队氛围,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快速产出。而每一份科研成果又能成为团队新成员学习和提升的范例,帮助他们站在更高的起点,从而实现以教学促进科研,用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

  如今,“杏林奖”已经成为医学名师的“蓄水池”,为医学院储备了一批恪守教育使命、坚守育人情怀的优秀教育教学人才。

  “杏林奖”走过的10年,也是交大医学院在医学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的10年。面向未来,医学院与上药控股将继续写好人才建设这篇大文章,深入实施人才强院主战略,深化卓有成效的人才培育举措,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杏林奖”也将继续做好医学院人才发展的“强磁场”,助力交医教师深刻理解“世界一流、中国特色、上海风格、交医特质”的内涵,践行新时代高校教师的铮铮誓言,为开拓交医未来,共筑健康中国梦添砖加瓦。(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