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10日电(记者 许婧)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伟大工程”系列示范党课(第5季)之“传承红色基因 厚植文化自信 争做时代新人”主题党课暨上海大学2024级新生“开学第一课”9日在上海大学举行。
本次课程共分为“薪火相传 弦歌不辍”“勇立潮头 破浪扬帆”和“青春有梦 挺膺担当”三个篇章,通过微演讲、朗诵、微视频、党委书记讲党课等形式,传承红色基因,讲述奋斗故事,于时光中见证使命传承,于奋斗中感悟责任担当。
在第一篇章“薪火相传 弦歌不辍”中,马克思主义学院老教授协会会长胡申生以《传承红色基因 溯源百年上大》开篇,带领师生开启了一段红色学府的回溯之旅。
从筚路蓝缕到辉煌璀璨,红色血脉、代代相传。活动当天恰逢上海大学钱伟长老校长诞辰111周年,钱伟长先生的爱国精神和教育理念是全体上大师生的宝贵财富。杨倚天、张峰、薛至言、张昕瑜4名师生党员代表共同带来原创诗歌朗诵作品《百年上大,薪火传承》,铿锵有力的朗诵声呈现了一代代上大人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奋斗历程。
第二篇章“勇立潮头 破浪扬帆”中,上海大学三位教授共同讲述了学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及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发展等方面勇立潮头的故事。不同学科教师同讲一堂课,用“小切口”讲述时代“大道理”和强国“大志向”,多视角多维度阐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副院长辛立明教授以《矢志科技报国心,砥砺科研创新路》为主题,分享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研究具身智能、智能诊疗、智能机器人技术,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将儿时的“机器人梦”化为“科技报国梦”的生动实践。
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章莉莉教授致力于非遗传承保护的创新探索,曾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她以《从非遗传承中撒播文化自信的种子》为主题,分享了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
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旭光教授以《坚持“两个结合” 筑牢文化根基》为主题,向新生讲述了上海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的生动实践。
第三篇章“青春有梦 挺膺担当”,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在《传承红色基因 厚植文化自信 争做时代新人》主题党课中,对2024级新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与祖国共奋进,做志存高远的追梦者。站在新起点,青年学子最要紧的就是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二是要与城市共发展,做矢志创新的先行者。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时代发展的生力军,青年学子最需要具备的就是开阔的视野和创新的锐气。三是要与学校共成长,做挺膺担当的奋斗者。在求学路上,青年学子最为关键的是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
他希望青年学生们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以爱国的情怀、高远的志向、创新的锐气投身伟大时代,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