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1月7日电(记者 陈静)AI制药领军企业英矽智能将深化在中国的业务布局、加大以高质量人才为主体的团队建设、打造标杆性生命科学自动化实验室、推动产业园区向特色产业高地转型。
记者7日获悉,英矽智能与浦东创投,浦发集团,浦东建设,惠理集团,浦港研究院,华平资本,浦发▪新原力,围绕投融资、产业升级、园区合作等领域签署多项战略合作协议。同时,浦港两地将联合领投英矽智能E轮融资,进一步支持其在人工智能及生物医药领域的全面发展。
浦东新区科经委党委书记、主任李慧表示:“这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也是浦东在新赛道布局的又一重要时刻。通过AI赋能,英矽智能将项目启动到临床前研究的平均耗时从4.5年下降到12个月。研发成本降低10倍以上,这些都将对产业产生深远影响。期待英矽智能继续秉持创新精神,充分利用本次融资,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提高核心竞争力,在AI制药新赛道树立新标杆,开拓新领域。”
活动现场进行了浦港联合领投英矽智能融资协议签约,这也是生物医药企业股权投资“浦港联合领投”的首单案例。本轮融资的投资方包括:惠理集团、浦东创投、上海浦发协同创业投资基金、锡宜创投;华平资本等现有投资方继续跟投,预计总规模超过1亿美金。英矽智能计划将此轮募得资金用于人工智能模型与算法优化、自动化机器人实验室升级搭建、领先抗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ISM001-055进一步临床验证、以及其他自研或合作药物研发管线的高效推进与持续探索。
英矽智能联合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任峰博士认为,当前的AI+产业稀缺的并不是技术,而是可以落地、可以盈利的真实应用场景。英矽智能计划深耕生物医药创新,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在行业内的赋能节点和应用案例。
香港惠理集团医疗投资合伙人、董事总经理梁传昕博士表示:“英矽智能早已开展在AI生物制药领域的深耕,并在过去几年始终占据前沿高地。英矽智能达成的授权交易与合作也充分展现了其AI平台与产品管线的巨大商业价值,市场的积极反馈是对英矽智能商业模式与创新实力的有力认可。此次惠理集团代表香港方与浦东方共同领投英矽智能是浦港在科技领域合作的优秀范例,双方将充分整合资源优势,助力英矽智能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取得更大突破和发展。”
英矽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lex Zhavoronkov博士表示,“中国已经在多个产业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但生物医药是不同的它更复杂也更具有挑战性。即使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英矽智能依然选择在浦东和香港建设药物研发团队,因为发现治愈疾病的药物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在这里我们有高效响应的团队、甚至是产业伙伴,投入自己的时间研发挽救千万患者的药物中。总体来说,香港和浦东都是非常适合发展生物科技产业的区域,因为他们有人才、资源和产业配套来支持这个充满挑战性的产业发展。再次感谢富有远见的投资人选择支持英矽智能,他们的认可和支持将驱动我们更好的创造AI驱动药物研发的行业记录。”
任峰博士表示:“在多方支持下,我们期待持续优化AI平台模型,升级自有机器人自动化实验室,以高通量、高效率、7x24小时不间断的形式产生高质量专有数据,巩固独特优势赋能算法测试与训练。”
“当前生物医药行业正处于回暖向阳、蓄势待发的阶段,我们综合考量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本地产业的协同效应以及公司过往的发展成果,最终决定与英矽智能携手合作。”浦东建设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明表示,“这一选择与浦东建设园区业务致力于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宗旨不谋而合。同时,依托我们多年来运营科技产业园区的丰富经验,计划为企业打造一站式产业服务支持平台,并将通过软硬件资源的全方位支持,助力企业成长,陪伴企业前行。”

自2019年落户浦东以来,英矽智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在药物研发领域,英矽智能提名了22个由AI赋能发现的临床前候选药物,其中10款获得临床试验批件,进展最快的1款完成了2a期临床试验。在对外合作领域,英矽智能达成了亚太地区首个AI药物对外授权,合作总额达10亿美金。在团队建设方面,英矽智能搭建了超150位科学家组成的药物研发团队,其中博士比达71%。随着本轮协议签署,英矽智能将继续高效推进人工智能赋能的生物医药研发,全面深化本地化发展和产业上下游合作,通过标杆性案例探索人工智能平台在生命科学领域多元化场景的应用。
活动现场英矽智能展示了多款已进入临床的候选药物,其中包括首个由AI赋能发现的抗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ISM001-055,该候选药物于2024年9月公布积极的临床结果,在一项2a期临床试验中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并观察到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用力肺活量的改善。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这款药物的早期靶点发现和分子设计仅用时18个月,其临床前研发过程和部分数据被收录于顶尖学术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