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唐光平:以3D打印技术突破骨科行业瓶颈引领创新浪潮
2025年02月25日 17:10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2月25日电(记者 缪璐)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骨科疾病的高发,骨科植入物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骨科植入物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800亿元。然而,骨科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传统骨科植入物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相对复杂,难以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目前,国内骨科植入物的国产化率不足30%,高端产品市场仍被进口品牌占据。进口产品不仅价格高昂,而且在设计上往往无法完全贴合中国患者的骨骼特征,导致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骨科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据不完全统计,传统骨科植入物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0%,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给医疗资源带来了沉重负担。

  在这样的背景下,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为骨科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3D打印技术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骨骼特征,快速制造出高度贴合的植入物,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和成功率。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例如,2023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3D打印医疗器械质量控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为3D打印骨科植入物的注册和审批提供了明确的规范。这些政策的出台,为3D打印技术在骨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日,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唐光平在上海分享了其成功研发“基于3D打印技术的骨科植入物设计软件”的相关经验。这一成果不仅解决了传统骨科植入物设计和制造中的诸多难题,更为骨科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唐光平的“基于3D打印技术的骨科植入物设计软件”具有强大的功能和显著的行业优势。该软件通过先进的三维建模技术和智能算法,能够根据患者的CT或MRI数据,快速生成高度贴合患者骨骼特征的植入物设计模型。医生可以在软件中进行精准的参数调整,确保植入物的尺寸、形状和力学性能完全符合手术需求。此外,软件还具备实时模拟功能,能够在术前对植入物的安装效果进行虚拟评估,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唐光平的这一创新成果为骨科行业带来了显著的贡献。首先,它极大地提高了骨科植入物的个性化水平,满足了不同患者的特殊需求。通过精准的设计和制造,植入物与患者骨骼的贴合度显著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幅降低。其次,该软件的应用大大缩短了骨科植入物的设计和制造周期。传统植入物的制造过程需要数周时间,而利用3D打印技术,从设计到成品仅需数天,显著提高了医疗效率。最后,唐光平医生的软件还降低了骨科植入物的生产成本。3D打印技术的引入减少了传统制造工艺中的复杂流程,降低了原材料浪费,使得高端骨科植入物的价格更加亲民。

  唐光平深知,技术的革新不仅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手段,更是服务患者、提升医疗质量的核心。因此,他在研发软件的同时,也积极参与行业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作为武汉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的委员,唐光平医生充分发挥学会的学术平台优势,多次组织学术活动和技术培训,推动3D打印技术在骨科领域的广泛应用。他与国内外多家知名医疗机构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探索3D打印技术的最佳实践,提升了行业整体的认知和接受度。

  唐光平表示:“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是对医疗的重新定义和升华。”他认为,3D打印技术不仅能提升骨科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还能让患者更加放心地接受治疗。唐光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3D打印技术将成为骨科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患者带来更加安全、可靠的选择,进一步提升医疗体验。

  唐光平的创新成果和行业贡献,不仅为骨科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整个医学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努力和成就,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创新在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也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缪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