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20日电(记者 陈静)“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我们是这样培育祖国花朵的》研讨会20日举行,上海市教育部门官员、专家、学者齐聚中福会幼儿园同心园,围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五育”并举进行研讨,共话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未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杨振峰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起点和开端,关乎儿童成长、家庭幸福、社会未来的奠基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即将实施,标志着学前教育进入“上好园”新阶段。上海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先行者,致力于建设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推动普惠性资源扩容与优质园创建,应以法治精神、教育情怀和创新思维推动学前教育改革,构建家庭、社区、幼儿园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
杨振峰希望通过研讨会,共同为构建普惠、安全、优质、多元、包容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助力,积极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善育的美好期盼。

当日研讨会由中国福利会指导,上海中福会儿童发展促进中心、中国福利会幼儿园共同主办。中福会副主席、党组书记、秘书长张晓敏张晓敏在致辞中表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中福会创始人宋庆龄创办中福会幼儿园。1959年,中福会幼儿园在10周年之际,编写出版了《我们是怎样培育祖国花朵的》,由宋庆龄亲自作序,为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事业提供中福会的经验智慧。张晓敏认为,如今,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新时代,举办此次研讨会,旨在总结分享中福会在学前教育领域实验示范的有益经验和深入思考,与教育领域专家及同行交流互鉴,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民生期盼,共同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研讨会上,中福会幼儿园园长凤炜作“让儿童拥有健康快乐多姿多彩的童年”的主旨报告,分享在AI时代背景下如何助力儿童成长,为未来储备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战略人才。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周增为作“‘最基本的’就是‘最宝贵的’——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力量”主旨报告,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环境与条件在变,人的特征不变,儿童要在现实的生活场景和人际互动中汲取“自主成长”的力量。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青少年精神成长”主旨报告中指出,高质量的教育必须凸显从人格品质、道德素养、情感质量和责任意识等精神层面促进人的发展。

五场沙龙活动围绕“AI时代怎样做幼儿教师”“如何将幼儿德育融入一日生活”“幼儿园劳动教育新探索”“以自我管理成就主动生长”“如何培养同伴交往的能力”等教育热点问题,研讨学前教育在新时代的新路径。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如今,中福会幼儿园在建园75周年之际,出版《我们是这样培育祖国花朵的:中国福利会幼儿园保教工作经验》一书,全面展示了幼儿园在培育儿童方面一以贯之的实验探索和科学研究。从“怎样培育”到“这样培育”,是对宋庆龄创办学前教育初心的深情回望,也是在新起点上的积极实践,更是回答“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课题的努力探索。
未来,中福会人将始终以传承好宋庆龄“缔造未来”的教育事业为使命担当,进一步发挥优质学前教育机构实验示范和引领辐射作用,以高质量学前教育夯实教育强国建设,奋力谱写学前教育发展新篇章。(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