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业界沪上开启“AI时代的教育思考”
2025年03月20日 19:56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20日电(郑莹莹)“教育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人工智能是工具,如果学生没有兴趣、不想去学,就没有意义,所以我们要发挥主体的作用,工具才能为我所用。”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校长万玮说。在他看来,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

  3月20日,“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第27期活动来到上海中学,通过“AI时代的教育思考学术研讨会”探讨“AI+教育”的顶层设计、实践路径及未来方向。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学会、上海科技馆主办,上海中学、科创校长空间站组委会协办。

  在学术研讨环节,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亚马逊云科技资深首席科学家、上海纽约大学终身教授张铮,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校长万玮、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刚,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校长许军六位嘉宾发表了主题演讲,从不同角度探讨了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挑战,分享了在个性化教学、智能教育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对此次学术研讨会进行总结演讲,他认为人工智能将对未来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未来教育往哪里走?对此,倪闽景提出了五个共识:第一,人工智能不能替代人的成长和学习;第二,技术都是有两面性的,要促进人和机器的协同发展;第三,教育质量决定人的整体素质,AI增加了学生发展的多元可能性,教育要拥抱AI带来的变革;第四,人工智能必将会替代一部分现有工作,但新技术会给普通人提供更具想象力的未来;第五,人工智能是现在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需推动AI教育以“志向、兴趣、能力”为导向,让人们借助AI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去研究,促进人的高质量发展。(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郑莹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