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23日电(郑莹莹)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包云岗在22日于上海举行的“好望角科学沙龙”表示,以开源驱动创新,RISC-V灵活性优势若能被充分发挥,有望重塑AI时代的算力版图,并成为AI推理算力的最好搭档。

包云岗作为本期科学沙龙活动的“科学主理人”,在活动上分享了以《迎接新一轮处理器芯片变革浪潮:RISC-V与开源芯片》为题的演讲。
大模型对于算力的庞大消耗,催生了行业对于高性能、低功耗处理器的需求。
如果把芯片比作计算机的"大脑",指令集就是这个“大脑”的“语言体系”。RISC-V是一种开源、开放的指令集架构,可用来向芯片下达指示和命令。
在RISC-V出现之前,全球主要是两套封闭指令集,分别是x86架构和ARM架构。而RISC-V选择了一条完全开源的道路。
包云岗认为,RISC-V正引领芯片设计从“私有封闭”走向“开源协作”。
包云岗指出,RISC-V在应用中还需要攻克“三座大山”,分别是工具链短板、标杆案例缺失和人才缺口。尤其是人才缺口,他认为RISC-V领域从芯片设计、验证、解决方案、技术支持等各个层次人才均不足,教学、资料、培训、认证等需加强。
本期“好望角科学沙龙”上,深圳东壁科技数据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吴登生也发布了《RISC-V领域发展态势研究报告》。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表示,指令集架构的演进史始终伴随着开放与封闭的博弈,传统架构在灵活性和成本上的局限日益凸显,而RISC-V的诞生,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芯片设计的“黑箱”,让更多人参与到创新的浪潮中。同时,RISC-V在AI PC、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已展现应用价值。本期主题通过跨界交流引发思考,探索RISC-V的未来发展路径。(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郑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