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28日电(许婧)近日在上海举办的全球三大顶级家电与消费电子展——上海AWE展会上,一个家电展台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一台“轻快”的清洁设备以近乎无声的状态滑过地面,酱油渍、咖啡渣、宠物毛发被悄然卷入机身,机身打开,毛发、渣滓在不同的位置“整整齐齐”,滚筒却始终干净如新。没有吸尘器洗地机工作时巨大的轰鸣,不用吸力,这款机器如何做到让环境更干净?
“吸尘器发明100多年了,但拖地的问题从未真正解决。”HIZERO赫兹CEO李开玖站在展台旁,语气平静。在行业陷入“吸力竞赛”“基站内卷”的当下,这位工程师出身的企业家,用一根高分子滚筒和一套生意逻辑,走出了一条智能清洁新赛道。

从观察猫狗舔食到“0吸力”专利
"市面上大多数洗地机都是在吸尘器基础上加个拖地功能,他们靠真空吸力把污水吸上去,但这样会有三个致命问题。"从戴森到添可,厂商们不断刷新着“25000Pa”“双滚刷”的数值,却难解用户痛点:吸力衰减导致的清洁力下降——“打扫越来越不干净了”、干湿混合引发的异味——“洗地机越用越臭”、电机轰鸣声扰民——“猫狗都吓跑了”……这些问题都是吸尘器技术路线与生俱来的缺陷,正如李开玖所言,“拖地的问题从未真正解决”。
赫兹的解决方案完全不同。"我们一开始就没走真空吸力的路线。"李开玖拿起赫兹的F600样机,轻轻按下开关。机器启动时,发出的声音轻如电冰箱正常运作时的“嗡嗡”,“就像猫狗舔食,用舌头一卷就上来,完全不费力。我们的原理就是这样。”
这项被称为"仿生黏附清洁技术"的核心在于材料创新。李开玖取出一个替换滚筒,在灯光下展示其特殊的表面结构:"这种高分子材料吸水性是普通纤维的5倍,表面光滑致密。固体垃圾进不去,被黏附后卷入独立垃圾盒,地面上液体则通过虹吸效应进入滚筒内再被挤出收集到污水箱,自然就分开了。"他指着机器内部结构解释道,"垃圾管道设计得很短,所以没有传统洗地机的味道问题。"
核心技术背后,是十年材料攻坚。团队从工业擦拭布中获得灵感,研发出高分子柔性材料,让“无吸力清洁”成为可能:表面光滑致密,垃圾无法渗入内部结构。这意味着用户无需拆卸清洗,污水与垃圾自动分离,从根源杜绝发霉异味。李开玖用指甲划过滚筒,“就像用洗碗海绵擦地,但每秒钟都在自动清洁。”
双轨突围:海外认可与国内的“持久战”
HIZERO的全球化路径充满戏剧性:目前, HIZERO绝大多数销量来自海外,却非刻意“出海”。"为什么先在海外成功?因为海外高端市场的用户就是使用者本人。"李开玖分析道,"他们一用觉得好,就会形成口碑传播。但在国内,买的人不用,用的人不买。"
相比海外的高歌猛进,中国市场的推广更像一场持久战。 HIZERO与消费者深层的冲突,来自于认知错位:购买决策者(雇主)与使用者(保姆/父母)分离,导致技术价值难以传递。
转折点来自产品体验。"只要让他们试一次,就能感受到区别。"展会上,李开玖示意记者亲自下场使用HIZERO的产品,"就像始终在用干净的洗碗布擦地,擦完的地板可以光脚踩,非常干爽,阳光下能看到反光。"这类“肉眼可见的干净”体验,逐渐吸引了中国消费者。2025年第一季度,HIZERO国内销量同比增长200%,李开玖将其归因于“用户教育的厚积薄发”。
诚信基因:从一枚寡蛋到躬身救局
HIZERO公司的文化墙上,贴着“诚实、正直、创新、尊重”。诚实排在第一。李开玖讲了个故事:“我小时候是山里面的人,学费基本是靠卖鸡蛋得来的。农村的鸡蛋分为两种,一种是能孵出小鸡的鸡蛋,另一种是孵不出小鸡的,叫‘寡蛋,有一次,有人来找我买鸡蛋,我把孵过几天但确定孵不出小鸡的寡蛋卖给了他,这种鸡蛋不太新鲜。那晚,他彻夜难眠。
在一些人眼里,这可能不是个事儿。但李开玖说,自己就是良心不安,心里始终有道坎迈不过去,从此,再也不想欺骗自己的客户。
这个看似简单的童年往事,却成为贯穿李开玖商业生涯的精神底色。从职业起步的普通技术员,到跨国品牌代理商,再到HIZERO的掌舵者,"诚信"二字始终是他经营企业的第一准则。

2001年,工程师出身的李开玖主动转岗销售。"做技术我不擅长,但销售工作让我更痛苦。"他回忆道,当时国内企业的甲乙方关系让他如坐针毡,"收款时像在乞讨,这种不平等让我难受。"转机出现在与海外客户的接触中。"一封邮件就能建立起合作,付款准时,尊重契约。"这种基于互信的商业关系让李开玖看到了希望。2003年,他冒险创业,代理瑞典Blueair空气净化器。没有公司、没有资金,仅凭过往积累的信誉,客户就预付了数十万货款。"他们说我这个人值得信任,这比什么担保都有用。"
2019年,李开玖以投资人身份进入HIZERO。这个决定源于对技术的认可——赫兹的"仿生黏附清洁技术"让他看到了颠覆行业的可能。但入职一个月后,他发现公司深陷"信任危机":早期产品体验不佳却仍在销售,售后服务形同虚设,部分股东甚至试图通过贴牌代工快速套现。李开玖回忆道,当时公司已经积累了一批用户,"如果继续这样,不仅会毁掉企业,更会伤害中国制造的信誉。"
2020年初的董事会上,李开玖做出惊人之举:自掏腰包清退问题股东,重组公司架构。他给所有已购用户免费升级新产品,建立全球服务体系,甚至赔偿德国代工厂违约金。"技术可以追赶,信任一旦崩塌就完了。"
这场豪赌换来的是团队的重生。李开玖说:“我们要做几十年、几百年都还存在的品牌。"
规则重构:中国技术的全球话语权
李开玖的职业生涯充满反差。早年代理Blueair空气净化器、Laurastar熨斗,他将瑞典工艺与瑞士精工引入中国,深谙高端市场的游戏规则。2019年投资HIZERO后,他却毅然抛弃“贴牌代工”捷径,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重塑中国原创技术的全球话语权。
“在国外的展会,经常会有外国人问我:你们是德国的技术?还是日本的技术?” 李开玖的回忆带着黑色幽默,“事实上,德国、日本,英国(的品牌)他们是在研究我们。”
过去,全球清洁电器行业被两大技术路线统治:一是戴森引领的高速马达吸尘技术,二是iRobot开创的扫地机器人路径。这两种技术都源自欧美,中国企业大多在既有框架内进行微创新,“也就是一个跟随、模仿者的身份”。
2023年10月,戴森推出第二代洗地机,转向与HIZERO相似的主副滚筒扫卷方案。这在李开玖看来是行业的觉醒:“他们验证了我们的方向,但赫兹已经领跑十年。”除了诸多荣誉傍身外,如今,HIZERO在瑞士高端电器连锁Fust获得一席之地,在澳大利亚连续5年获得Productreview年度最佳清洁产品奖。

最让他自豪的,是打破了中国技术的刻板印象。"这是个非常原创的中国发明,能够成为世界行业领导者。国外同行都认可这一点。"HIZERO的崛起,映射出中国制造的深层转型:不再依赖成本优势,而是以底层创新定义品类。正如李开玖所言:“我们能做出蒸汽机,别人只能改良马车。”
李开玖选择回到最朴素的起点——用一块能拧出清水的滚筒,守护人们对“干净”的本能渴望。“智能再强大,也比不上赤脚踩在地板上的踏实感。”他说。 此刻,上海展台上的那台机器仍在安静运转。它发出的唯一声响,是滚筒与地板摩擦的沙沙声——像极了童年时,母亲用布拖把擦拭水泥地的声音。(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