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办首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新型开放经济”学术研讨会
2025年04月02日 20:41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2日电(许婧)3月29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首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新型开放经济”学术研讨会举行。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刘力指出,建设马研院不仅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需要,更是鼓励各类人才突破学科局限、领域壁垒进行深度合作,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需要。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专注于新时代开放型经济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研究,为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他对学校高站位、高标准、高要求推动马研院建设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打造思想引领的育人高地。要把好正确方向,建好优质课程,抓好教材建设,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激发哲学社会科学涵养人心、培育人格的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发挥学科优势,打造开放特色的科研高地。优化专业布局,深化合作共建,强化服务发展,通过开展有组织科研,进一步统筹资源配置、强化力量集成、形成创新合力、畅通转化链条。三是深化国际交流,打造多维立体的传播高地。要依托开放办学优势,发挥马研院对外学术交流窗口作用,努力提出能够反映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论、方案和主张,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型经济自主理论知识体系扩大传播,为拓展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世界价值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祁明表示,学校成立马研院,致力于进一步强化学校“外”“经”“贸”学科特色优势,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域国别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涉外法治方向)”3个融合创新团队建设,将马研院打造成为学科交叉融合的孵化器、深化人才培养的助推器和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加速器。为进一步加强马研院建设,他交流了三点想法。一是明晰发展思路,突显“学科+”特色。要优化顶层设计,厘清发展思路,坚持马研院姓“马”,突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学科交叉融合为手段,以有组织的教学和科研为引擎,推动马克思主义学科与开放型经济学科群协同发展、双向赋能。二是抓好任务落实,力促取得“标志性”成果。要始终坚持“实”的导向、“融”的方法、“教”的成效和“人”的培养四条标准,强化在马理论指导下的跨学科融合创新,通过交叉融合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专著出版、社会实践、科研攻关、决策咨询、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重点任务的落地落实,为国家急需外经贸人才培养和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三是健全体制机制,凝聚“共奋进”合力。要充分用好马研院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优质专家资源,不断完善资源共用、成绩共认、成果共享机制,加强与兄弟高校的研讨交流和学习互鉴,为学校经济学博士点核验、区域国别学博士点申报、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提升马学科建设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为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组建马研院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马研院理事会是马研院的专家咨询委员会,由国内相关领域顶尖专家、重要决策咨询和学术研究机构负责人担任理事,共同为学校马研院建设把好发展方向。马研院学术委员会主要为马研院建设把好学术关,校内外相关学科卓越专家学者担任委员。聘任仪式上,校长汪荣明为与会的理事和委员颁发了聘书。

  本次研讨会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新型开放经济”主题,深入探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在主旨报告中,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忠军教授作了题为《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治学理念与方法的几点思考》的报告。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治学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根本原则,必须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使命任务,必须以“两个结合”为根本遵循。要牢记学科创建的初心使命,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规律,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治学理念和研究方法的守正创新。

  据介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将以本次举办首届研讨会为契机,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新型开放经济”的研究阐释,依托这一学术品牌活动,系统集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把它打造成为上经贸大马研院一张响亮的名片。(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