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3日电(记者 缪璐)在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国AI教育企业正以技术重构教育生态。2022年,我国全面开始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AI技术与教育各环节的融合愈发紧密。政策红利叠加技术迭代,推动智能教育硬件市场迅猛发展。作为松鼠Ai智能老师常务副总裁,徐艺涵在技术驱动与教育公平的双重命题下,她带领团队以“破局者”姿态,为2400+万用户搭建起个性化教育的未来图景。面对这场浪潮,徐艺涵近日在上海接受采访时提出:“AI与教育的融合已经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从“媒体人”到“AI教育领军者”:一场由媒体洞察力驱动的教育革新
2019年,徐艺涵加入松鼠Ai智能老师,彼时国内AI教育尚处于萌芽阶段。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执行力,她带领团队开拓版图,逐步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商业网络。2024年,凭借业绩名列前茅和出色的女性领导力,晋升为松鼠Ai智能老师常务副总裁。
回忆从业之初,促使她投身AI教育的契机,源于电视台新闻媒体人的职业敏感度及负责大型少儿活动的经验。对传统教育局限性的深刻洞察,推动她远赴芬兰、瑞典、挪威、北欧等地考察海外教育模式。长达20多天的考察,她亲历感受北欧学生“没有考试却保持全球领先”的现状,与国内教育内卷形成强烈反差。“震撼的同时,有一种使命感在驱使着我。我想让更多我们中国的孩子也能享受教育科技的革新成果。”徐艺涵坚定道出从业初心。
当时中国AI教育正处在起步阶段,她在央视一档采访节目中锁定松鼠Ai智能老师创始人栗浩洋。“科学家团队、自主研发、专利技术”的硬核前瞻性,让她毅然投入千万资金入局中国AI教育领域。“松鼠Ai智能老师新商业部的核心任务是让更多学生和学校享受到人工智能教育的红利。”徐艺涵表示。
截至目前,松鼠Ai智能老师通过“技术+服务”双轮驱动模式,在全国多个城市开设了3000+家线下门店,是全国零售店规模最大的AI学习机品牌,并且与超6万家公立学校达成合作,累积了2400+万用户数。
AI教育不是替代,而是重塑:科技点亮教育公平的“最后一公里”
“传统教育受限于师资和地域,AI却能打破所有壁垒。”在徐艺涵看来,传统教育的界限正被AI技术重新定义,未来的教育会呈现出规模化、个性化与公平性。松鼠Ai智能老师自主研发的全学科多模态智适应教育大模型,通过117项专利构建的“知识漏洞扫描-个性化学习路径”系统,已让2400万学生实现“千人千面”的学习方案。而每年30%销售额投入研发、与IEEE共建教育大模型标准的战略布局,更将技术护城河延伸至行业标准制定层面。
面对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引发的行业震荡,徐艺涵展现出技术主义者的清醒:“专业领域需要垂直深耕”。她以“自动驾驶分级”作喻:通用大模型如同L2辅助驾驶,而松鼠Ai智能老师已达L5全自动驾驶级别——无需教师介入即可完成学习闭环。
这种专注力体现在产品矩阵:从0-6岁早教到中高考冲刺系统,松鼠Ai智能老师正逐渐以“全生命周期覆盖”构建教育生态。而“一校一店”计划下目前已经完成的3000+家线下门店,成为了技术落地的毛细血管,通过“数据诊断-方案输出-效果追踪”的服务闭环,将AI教育的颗粒度细化至县域市场。
展望未来:在算法的世界里守护教育的初心
徐艺涵用“双向赋能”一词总结在松鼠Ai智能老师的点滴,公司为她提供了施展抱负的平台,而她则通过业务创新反哺企业增长,“希望未来能以专业实力给松鼠Ai智能老师带来更多创新。”徐艺涵说。
另一方面,她的行业影响力也在提升松鼠Ai智能老师的品牌价值。她出席论坛活动,分享中国AI教育演讲,推动公司与知名机构达成合作。作为团队掌舵者,她的管理风格兼具务实与创新。她要求团队“以数据说话”,同时鼓励成员突破传统思维。“要传递价值,让用户和合作伙伴看到AI教育的未来。”在团队建设中,她尤其注重跨部门协作。例如,技术团队提供实时反馈,市场团队调整策略,就此形成业务闭环。“只有全员理解技术逻辑,才能更高效地服务客户。”
在男性占主导的科技行业中,徐艺涵的晋升之路颇具代表性。她坦言,女性领导者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去证明自己,但“技术领域没有性别门槛,关键是对行业的理解与执行力”。她特别提到了松鼠Ai智能老师对女性员工的扶持政策,如专项培训计划、组织参与行业论坛等。“公司更看重能力而非性别,这为女性提供了公平的竞技场。”
从市场开拓者到战略决策者,徐艺涵的成长与松鼠Ai智能老师的发展紧密交织。站在AI教育爆发的临界点,徐艺涵的愿景愈发清晰:当每个孩子都能通过AI找到最适合的学习路径,当教育资源的流动不再受限于地理与阶层,技术驱动的教育公平终将从理想照进现实。“松鼠Ai智能老师,精准补漏成绩好”——这或许正是她坚守的最佳注解:用专业与温度,在算法的世界里守护教育的初心。(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缪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