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中国专家率先发现早产机制 老药可成防治新招
2025年04月09日 20:11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9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9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获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早产防治带来新曙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生殖医学科孙刚教授和汪旺生研究员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仅首次揭示了胎膜成纤维细胞在分娩启动中发生衰老机制,还首次发现这种衰老与经典分泌型蛋白S100A9去磷酸化后的核转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他们此次发现的胎膜成纤维细胞衰老分子机制,可以为早产防治提供潜在的新药物靶标。用于治疗HIV病毒感染的药物——替诺福韦可有效阻断上述过程,有望成为临床上防治早产的“新武器”。

  中国专家们的研究成果在知名期刊《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

  早产长久以来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很大程度上在于人们对正常分娩的启动机制了解尚浅。

  孙刚教授和汪旺生研究员团队发现,S100A9的蛋白质发生了"身份转变"——它去磷酸化后从细胞浆"搬进"细胞核内,并通过与特定蛋白合作,开放了细胞核内异染色质的“基因锁”。这种变化启动细胞的衰老机制,促使胎膜细胞进入衰老状态并释放炎症信号,最终推动分娩进程。他们还发现,这一过程可以被一种现有药物——替诺福韦所阻断,让早产发生率显著降低。(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