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20日电(记者 许婧)2025年一季度宏观经济专题研讨会暨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揭牌仪式20日在上海财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举行。
本次论坛发布《2025年一季度宏观经济专题报告》深入探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动力与方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王一鸣副理事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姚洋教授,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首席等嘉宾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演讲。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谈道,近年来,我国通过积极缩减外资准入限制,优化营商环境,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等一系列主动开放政策,以坚持深化对外开放的政策确定性应对“美国优先”原则下的逆全球化和政策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中国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与美国产业空心化潜藏的科技泡沫风险形成了鲜明对比,人工智能时代的新科技革命正在为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塑带来新的变量与可能。他表示,作为财经类高校,上海财经大学积极作为,组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凝聚了海内外优质宏观经济研究力量,专家学者们利用专业的学术研究能力与敏锐的经济洞察力,深度剖析宏观经济现象背后的原理和本质,深度融合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始终聚焦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致力于为政府及社会各界提供具有扎实学术支撑的经济洞见、决策建议和长期治理方案,在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区域发展、培育卓越人才道路上探索出“上财模式”。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院赵琳副教授代表团队发表《2025年一季度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对于2025年一季度中国外贸的现状,她指出,我国外贸虽整体平稳,但也面临挑战:进口需求疲弱;出口虽延续后疫情时代以价换量、市场向“一带一路”沿线转移、跨境电商拉动增长等特征,但在美关税政策冲击下,以价换量难以为继,“一带一路” 和跨境电商受影响,长期面临供应链重构问题;企业资产负债表易受政策剧烈变化冲击等。对此,团队建议,短期要进行对等反击,利用美国通胀压力窗口,实施多元化政策,如延缓人民币贬值、补贴出口企业、适时抛售美债等;长期需跳出“囚徒困境”,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在国际经济舞台的话语权,以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王一鸣副理事长作题为《增强内需的主动力和稳定锚作用》的主旨演讲。他指出,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良好,但仍要看到,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挑战。面对外部冲击以及后续的巨大不确定性,应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内需,稳定国内经济基本盘。一方面要加力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择机降准降息,并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为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扩大国内需求要更加注重补上消费短板,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增加差异化多元化服务供给,落实“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定下划地方”的改革举措,形成提振消费的有效制度安排。他建议,构建扩大投资和提振消费的良性互动机制。扩大投资要更加注重“投资于人”,更加注重消费升级领域投资,更加注重通过保障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改造等投资释放消费潜能,并运用改革思路,通过服务领域和公用事业放开准入、理顺价格,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做大做强国内经济循环,以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姚洋教授主张聚焦稳定财政与房地产基本盘,精准施策促谈美国,以务实合作推动中国参与新一轮全球化格局重塑。关于稳定财政与房地产基本盘,首先,要从根本上提振内需,救助地方财政。地方债务缺口巨大,隐性债务规模已严重压缩地方在消费、投资等方面的支出能力。建议中央政府增发特别国债,加大对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其次,要稳定房地产。当前房地产占总需求的比例仍然较大,建议由国家主导收储房屋,稳定市场预期,带动住房相关产业链恢复。
李迅雷首席作题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与动力》的主旨演讲。他指出,中国经济快速崛起主要是靠投资驱动,但是这种模式下也引发了一系列结构性失衡问题:中国虽是制造业大国,但是长期以来投资强而消费弱的现象,导致存在产能过剩的隐患;外部环境变化致使出口承压,若关税全面升级可能会使今年出口下降,影响GDP增速,并波及制造业投资和出口关联就业的稳定;债务积累与分配结构制约政策空间,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债偿率居高不下,居民可支配收入占 GDP 比重长期较低,促消费政策不明显,消费难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资本市场方面,A股市场估值偏高,退市制度不完善,中长期资金入市受到严格限制,市场投机性较强。面对这些挑战,他建议,财政政策应积极发力,继续加大杠杆,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以托底地方财政、稳定投资与就业;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应减少对结构性政策工具的依赖,适时降准降息以缓解实际利率与GDP增速倒挂;产业政策要统筹产能全球化布局与国内产业转型,通过“一带一路”消化优势产能;消费提振需聚焦于服务领域创新。他认为,此次美国政府的极限施压对中国经济转型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未来需要推进一系列财税制度改革激活内需,打破阶层固化,促进从“投资驱动”向“消费牵引”的转变。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财经大学主办,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协办。(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