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21日电(李秋莹)日前,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与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商创院)联合主办,CCF中国数字经济50人论坛承办的“第三届数字化发展大会暨数字经济高端峰会”在上海苏州河畔盛大开幕。
本次峰会以“数字化转型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主题,依托中国科学院梅宏院士领衔的“CCF中国数字经济50人论坛”(50人论坛)顶尖学术资源,与商创院深耕的产业创新网络与平台,实现“最强大脑”与“创新平台”的深度整合。
在本次峰会上,梅宏院士、钱锋院士联合20余位专家学者,与京东科技、腾讯科技等30余家领军企业的代表,围绕“AI驱动产业重构”、“数据要素新基建”、“大模型技术革命”和“数字治理布局”四大前沿议题展开16场专题报告,共同探索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共谋数字经济发展新蓝图。通过学术权威与产业标杆的深度碰撞,本次峰会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最强大脑"的智慧动能与"创新平台"的实践势能。
大会在CCF会士、CCF中国数字经济50人论坛秘书长程学旗指出,当前我国已将发展数据要素和数字经济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致力于激活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的创新引擎作用。作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实践载体,长三角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为依托,着力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跨区域流动,共建科技创新共同体和世界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为我国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50人论坛与商创院达成共识,将50人论坛一年一度的“数字经济高端峰会”与商创院发起的“数字化发展大会”进行有机整合,在上海共同举办“第三届数字化发展大会暨数字经济高端峰会”,通过跨界对话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开幕式上,上海市普陀区委书记胡广杰表示,近年来普陀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创新、应用场景创新、营商服务创新,不断为上海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面向未来,普陀将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为契机,主动拥抱数字经济新浪潮,深化数字化转型,以产业为牵引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以创新为驱动激活数字经济新引擎,以合作为纽带共建数字经济新生态。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书记程鹏在致辞中提出,近年来,上海以国际数字之都建设为目标,推动数字产业生态加速聚集、数字融合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城市生存发展的必答题,而非可选项。期待与各界同仁深化交流合作,凝聚智慧力量,共同为上海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和长三角打造全球数字经济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CCF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致提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范式革命,甚至可能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一次对工业社会的革命。数字化转型不再局限于商业层面,而是对工业文明底层逻辑进行颠覆性重构演进。这场变革将会全方位重构生产要素、生产关系与产业生态,本质上是思维方式与价值创造模式的升维跃迁。就数字经济发展而言,产业数字化正在成为主战场。未来数字中国建设,需要群策群力的贡献。一切问题和困难均是过程,是迈向目标必须经历的体验!另外,他指出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的“创新极”与“增长极”,在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肩负着历史使命。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高质量改革开放的时代,长三角更应该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在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上开创新路,垂范全国乃至世界。
聚焦长三角,打造数字化转型示范样本
长三角作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其数字化转型经验得到本届大会的热点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发表《AI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主题报告,针对我国制造业面临的诸多挑战,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和生产制造过程高端化绿色化出发,探讨了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重点推进内容,指出人工智能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生产工具,正催生AI for Engineering这一工程研发与运行新范式。
下午的“数字时代的治理与未来布局”及“大模型技术革命”专题论坛掀起讨论高潮。本次峰会上商创院发布了"宏愿公益专项基金"。该基金旨在通过与科研学术机构形成紧密合作,发挥专家学者的学术思想引领作用,资助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研究、人才赋能以及学术交流活动,以应对我国数字化转型的长期挑战,推动数字化转型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与数字可信体系建设。成立于2005年的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践行社会责任,支持中国数字化转型,向宏愿公益专项基金捐赠人民币900万元,成为第一个捐赠企业。
大会由程学旗秘书长表示,未来50人论坛将进一步深化研究,重点围绕数字化转型的行业痛点、数据基础设施的关键突破、人工智能与大模型的产业应用等方向展开专项调研。同时,50人论坛将联合国家数据局、商创院等机构,通过课题合作、闭门研讨会等形式,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助力我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会设有多个专题论坛——人工智能大模型论坛、数字贸易论坛和公益AI医生数据平台生态共建研讨会。分别从技术攻坚、商业落地到社会价值,全方位解码数字经济的未来图景。(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